“菠菜、菠菜、菠菜、贱卖!”大爷铿锵有力地喊话又一次在耳边回响,可谁能想到这一句“贱卖”的心酸呢。
前几日,河北邯郸一菜市场,一对中年夫妻拉着满满一三轮的菠菜来卖,可等到集市结束还是没有卖出去,这可把两口子愁坏了。这时,来了一位小伙子,自称是收菜的,夫妻满心欢喜地向小伙子展示自己的菜,可听到这一车只给15元的时候,两人傻眼了,怀着心酸和无奈,两人还是将一车的菜卖了。随后,小伙子拍视频回应争议,菜的质量确实一般,自己也是看他们不容易才出钱收购的。
大多数人对这样的回应并不认同,15元钱买了1300斤,算下来一斤才一分钱,总让人觉得是在趁人之危,质量一般也不能这么给钱吧。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大多数人都希望菜农把这些菜送人或者扔了,也不能要这15块钱,可菜农收下15块钱的心酸又有谁能理解。
一直以来,因信息不灵、销售不畅等原因,菜贱伤农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经媒体曝光解决了,比如陕西周至菠菜滞销,一斤一毛钱卖给了菜贩子,后经媒体报道立刻引发了全国的关注,当地多家企业自发前往周至购买菠菜,以市场价每斤1元钱的价格收购几百公斤蔬菜,解决了菜农的燃眉之急。可全国这么多地方,经媒体报道的也就一两个,更多的是未经报道的,他们的困境恐怕很难得到解决。
2011年4月,济南菜农韩某在自己家中自杀身亡,留下了38岁的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女儿。记者采访其亲友得知,近两年韩某的生活比较拮据,尤其是今年种植的6亩卷心菜的价格暴跌,成了“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让人疑惑的是,菜农被低价收购折磨得死去活来,消费者也同样被市场高价支配,直呼吃不起蔬菜,大家都想搞明白,这中间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对于大多数种植蔬菜的散户来说,他们并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大多数时候只能将蔬菜拉到市场上,等着别人挑选,若一直无人问津,他们就很可能面对蔬菜被低价收购或者烂在自己手里的风险。菜贩子低价收购蔬菜,通过储存、运输等中间环节,再加上过程中货物的损毁,等到了城市的市场时,价格的确已经翻了几番,而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边觉得菜贱伤农、一边觉得菜贵吃不起的关键原因。
再者,消息闭塞、对市场信息反应不灵敏、盲目跟风也是“菜贱伤农”事件频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曾经亩收入达8000元的蒲公英,每斤7元左右,现在却掉到了每斤3元,就这还有部分会滞销,种植户们抱怨道,都是跟风种植惹的祸。可这也怨不得农民,大家都是为了谋生,当缺乏专业的种植信息指导时,只能依据自己看到什么赚钱就种什么了。
菜贱伤农、谷贱伤农,在“市场”这个无形的大手下,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可也有一些人成功了。近几年网络直播的兴起,一些人在田间地头发现了机会,漯河小伙单海洋就是其中之一,他将自己的直播设备搬到菜地里,开始直播卖菜。由于服务好、产品质量过硬,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形成了稳定的采购、销售模式,一天下来,他能卖出两千多公斤蔬菜,净收入1000多元,不仅给自己找了一条创业路,还推销了当地的农产品,两全其美。
对于一些菜农来说,他们缺乏的正是这种销售模式,直播卖菜,对菜农和对消费者来说,可谓是双赢,在这种模式下,或许会减少菜贱伤农事件的发生,让他们不再为销路发愁。
中国的人口总数世界第一,中国更是世界上蔬菜生产的大国,蔬菜总产量占据世界的第一位。 公开信息显示,<[详情]
《三农之声》广东揭阳讯(文/薛小娜 李来发 图/巫利生)眼下正值春耕的大好时节,走进梅塘镇溪南村种植基地,田<[详情]
一、SWOT分析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美誉,是我国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之一。新疆气候条件干燥,光热资源<[详情]
“因为我家的菇新鲜,刚到集市就被抢购一空,半天不到的功夫,就卖了差不多1000元!”兴义市三江口镇团结社区妇<[详情]
不管是传统流通渠道还是电商渠道,也不管是新兴的直播带货还是社区团购,所有涉及农产品销售的痛点近来都集中在<[详情]
“菠菜、菠菜、菠菜、贱卖!”大爷铿锵有力地喊话又一次在耳边回响,可谁能想到这一句“贱卖”的心酸呢。 前几<[详情]
为巩固好脱贫成果,打造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七星关区利用蔬菜产业“短、平、快”的优势,在指导做<[详情]
“核桃、板栗、榛子等干果被誉为木本粮食,以干果林木为代表的经济林木,能够适应干旱、半干旱、高寒的丘陵、荒漠等<[详情]
千吨牛奶倒水沟、大葱免费送、优质包菜来喂猪……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3月,我国共发生233起<[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