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家的菇新鲜,刚到集市就被抢购一空,半天不到的功夫,就卖了差不多1000元!”兴义市三江口镇团结社区妇女邓泽珊刚从集市上卖菇回来,小赚一笔的她说起种香菇,腼腆的脸笑得很甜。
今年42岁的邓泽珊,是返乡创业妇女。
2006年,邓泽珊和丈夫王宁迫于生计到浙江萧山一带打工,10余年来,她和丈夫凭着一股拼劲,最后通过流转土地种植芹菜的方式,在萧山站稳了脚跟,省吃俭用的夫妻俩也开始有了一些积蓄。但在外的日子不管是好是坏,夫妻俩总想着有朝一日能回家就业或创业。“在外务工不是长久之计,但回家又能做些什么呢!”说这话时,邓泽珊显得有些无奈。
正在进行大棚整理。
“我大女儿在老家读书,直至高考,孩子的家长会我们是一次都没有参加过,每每想到这,心里特别难受,觉得自己不配当母亲。”邓泽珊的大女儿王瑾怡,已经上大学,提及孩子,夫妻俩愧疚难当。
2019年春节,邓泽珊夫妻俩回老家过节,因为疫情原因,在老家多呆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社区干部多次到邓泽珊家里做工作,希望他们留在家乡发展,并仔细介绍了返乡创业的一些惠民政策。夫妻俩虽心动,但还是在当年3月回到了浙江萧山。
后来,在社区干部不断的电话动员下,通过再三思考,邓泽珊和丈夫决定返乡创业。“很多亲戚朋友都不理解,埋怨她放着萧山大好生意不做,非要回老家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邓泽珊说。
回到家乡后,邓泽珊夫妻俩说干就干,带着社区两个村民一起干了起来。
当地政府也没失言,为了给邓泽珊返乡创业搭建好平台,提供好服务,三江口镇政府和社区干部帮助申请了60万元的贴息贷款,同时在其流转土地的地方解决引水管道和运输道路等难题。“总的流转了150余亩,土地流转第一年租金每亩660元,以后每年租金在上年的基础上递增10%,最高不超过每亩每年800元。同时,政府还通过社区合作社帮助我们减免第一年和第二年土地租金每亩500元,我们只需付每亩160元。”邓泽珊说。
正在进行辣椒采摘。
但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邓泽珊创业之初没少吃苦头。
“在大棚内种植反季节蔬菜,调节温度是个技术活,得一遍一遍尝试。”“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种出绿色生态的有机蔬菜也是大问题。”邓泽珊试种了白菜、辣椒、青菜、黄瓜、南瓜、香菇等近10种蔬菜。
邓泽珊种植的蔬菜都是绿色无公害,品质有保证,种出来的蔬菜主要销售到兴义批发市场和离团结社区较近的云南省几个乡镇集市。“算下来,第一年因为各种试种,一个大棚大概有10000元的毛收入。”经过一年多的试种后,邓泽珊夫妻俩大棚种蔬菜终于有了收益。
“通过试种,我们觉得香菇很有搞头,下一步,我们想多种点香菇,按照季节,应季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相互配合种植,让大家吃到新鲜、安全、放心的蔬菜。”邓泽珊说。
邓泽珊表示,下一步,她想扩大生产,通过自己示范种植带动更多父老乡亲参与进来,发展种植共同致富。“个人富不算富,要让大伙富起来才算厉害!”
中国的人口总数世界第一,中国更是世界上蔬菜生产的大国,蔬菜总产量占据世界的第一位。 公开信息显示,<[详情]
《三农之声》广东揭阳讯(文/薛小娜 李来发 图/巫利生)眼下正值春耕的大好时节,走进梅塘镇溪南村种植基地,田<[详情]
一、SWOT分析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美誉,是我国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之一。新疆气候条件干燥,光热资源<[详情]
“因为我家的菇新鲜,刚到集市就被抢购一空,半天不到的功夫,就卖了差不多1000元!”兴义市三江口镇团结社区妇<[详情]
不管是传统流通渠道还是电商渠道,也不管是新兴的直播带货还是社区团购,所有涉及农产品销售的痛点近来都集中在<[详情]
“菠菜、菠菜、菠菜、贱卖!”大爷铿锵有力地喊话又一次在耳边回响,可谁能想到这一句“贱卖”的心酸呢。 前几<[详情]
为巩固好脱贫成果,打造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七星关区利用蔬菜产业“短、平、快”的优势,在指导做<[详情]
“核桃、板栗、榛子等干果被誉为木本粮食,以干果林木为代表的经济林木,能够适应干旱、半干旱、高寒的丘陵、荒漠等<[详情]
千吨牛奶倒水沟、大葱免费送、优质包菜来喂猪……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3月,我国共发生233起<[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