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0日消息(记者 苗雁)还有不到一个月,春节就要到了。每逢春节前后,食品行业都会掀起一轮“涨价潮”,今年也不例外。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在近期的发布会上表示,从元旦和春节的形势来看,主要“菜篮子”品种产能和供给是有保障的,如果不发生大范围低温雨雪灾害天气,预计价格大幅波动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分品种来看,猪肉价格小幅上涨后有望趋稳。肉牛、肉羊三季度末存栏环比均有所增加,年末出栏也将持续增加,但进口受疫情影响不确定性较大,以及受元旦春节消费旺季影响,牛羊肉价格呈稳中有涨走势。家禽存栏产能处于历年较高水平。”唐珂表示。
农业农村部表示,将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节日期间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工作,防止因突发疫情或灾害性天气导致的产销衔接不畅,切实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产品需求。
临近春节 猪肉、羊肉齐涨价
近期,有不少市民反映,猪肉价格又现反弹,羊肉价格也有所上涨。
1月19日晚间,记者走访了北京市丰台区、昌平区的几家菜市场发现,新鲜的肉品供应充足,但价格确实有所上涨。
北京丰台区某超市肉类区。央广网记者苗雁 摄
市民高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天明显感觉家里的“肉盘子”沉了一点,“俗话说,腊月的水还要贵三分,更何况是人们每日的生活必需品呢。现在的肉价肯定是偏高的,像月初时买个五花肉大概32块钱一斤,现在都涨到34块钱了。”
“现在这猪肉一天一个价,像我们卖的这种精品猪肉,月初的时候26元一斤,现在都涨到32元了。还有这种前尖,一斤也涨了1到2块钱。”北京丰台区一超市肉品销售员也表示。
据了解,从2019年开始,猪肉价格就处于高位,一直持续到去年12月,依旧处于上涨趋势。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2周,全国猪肉批发价格已连续8周上涨,从39.36元/公斤涨到46.77元/公斤,涨幅18.83%。
对于猪价的上涨,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马丽媛称,前期南方腌腊季对大猪持续消化,大体重生猪存栏降低,加之北方局部地区受新冠疫情影响道路封闭,可南调的大猪数量较少,供不应求。再加上北方部分地区消费者担忧后市,存在提前囤货行为,助推猪肉价格再度上涨。
“不过,市场供应整体仍保持正增长。预计春节前国内猪肉价格虽有上涨,但幅度有限。”马丽媛表示。
不只是猪肉,随着寒冬的到来,羊肉的价格也是不断攀升。北京一生鲜超市的羊肉销售人员表示,羊腿肉价格60元一斤,羊肉片55元一斤,这个冬季的羊肉价格比往年贵出10%到15%。为此,有网友不禁感叹,“羊贵妃”又回来了。
关于此次羊肉价格的上涨,业内普遍认为还是供需不平衡导致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餐饮市场规模稳步恢复,随着秋冬天气转凉,羊肉季节性消费明显增加。另外,受国外疫情影响,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大海外羊肉产区进口受限,消费增速快于供给增速,供给偏紧格局下,市场上的羊肉价格持续走高。
部分菜价翻倍涨 一斤鸡蛋涨2块多
不只是肉品,最近几天“蔬菜涨价”也成了邻里间寒暄的话题。
央广网记者苗雁 摄
在北京丰台区的一家超市内,记者注意到,蔬菜类食品价格略有上涨,本地尖椒8.8元一斤,金瓜6.99元一斤,胡萝卜2.88元一斤,香薯4.38元一斤,油菜5.79元一斤,小米椒29.9元一斤。
该超市的菜品销售员告诉记者,“像大白菜、萝卜等冬储菜,往年只要一两元甚至几毛钱,现在都翻倍涨。大白菜2.5元一斤,萝卜3元一斤,就这还比前几天降了1块钱呢。”
在卓创资讯蔬菜分析师贺坦看来,造成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受疫情影响,蔬菜短时需求增加,拉动其价格上涨。同时随着春节临近,部分贸易商提前备货,物流成本有所提高。其次,低温冻害影响了蔬菜生产。1月份全国范围内遭遇了两次较强寒潮天气,部分蔬菜的生长、采摘、运输都受到了一定影响。第三,业界看涨预期增强,卖货积极性下滑,部分资金对耐储存品种关注度提高,例如大蒜、马铃薯,产区冷库货源换手率上升,交易频次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涨了蔬菜价格。
此外,鸡蛋也出现了大幅涨价的情况。家住昌平的李女士说,“我记得前段时间买还是4块多一斤,现在就涨了两块钱,早知道上周多买点了。”
同样,北京丰台区一超市相关人员也告诉记者,“现在鸡蛋6.58元一斤,价格确实涨了,附近的超市也基本这个价。”
央广网记者苗雁 摄
据悉,元旦前鸡蛋市场刚刚平稳,零售端价格也稳定在每斤4-5元左右,为何元旦过后,鸡蛋价格再度上涨?卓创资讯鸡蛋分析师刘旭对央广网记者表示,主要是受鸡蛋供应减少、饲料成本上涨以及终端需求提升的影响。
“供应方面,部分养殖单位缩减饲料用量,造成蛋鸡产蛋率略低于往年同期1-2个百分点。养殖单位补栏积极性较低,鸡苗销量及青年鸡销量明显减少。再加上受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目前鸡蛋生产成本明显增加,每斤鸡蛋的饲料成本由往年的2.80元/斤左右,上涨至目前的3.60元/斤左右。”刘旭说。
在需求方面,一些食品厂商均开始提前备货。刘旭表示,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河北鸡蛋销量受阻,下游的批发商、零售商、食品企业等因担忧货源供应不稳定而积极备货,库存量明显集中在下游各环节,部分终端销售环节的库存由正常的0-2天增加至5-8天。同时由于蔬菜、肉类价格也普遍上涨,使得终端消费者对蛋价上涨的抵触心理降低。
那么,春节将至,鸡蛋价格还会再涨吗?卓创资讯预计1月下旬蛋价会小幅下跌,1月底2月初或现小幅反弹,腊月二十五前后开始回落,偏弱行情或将持续2-3周,元宵节前后开始缓慢上涨。
除了肉类、蔬菜、鸡蛋以外,食用油和乳制品的价格也有所提高。
油脂价高位运行 乳企或迎高利润
食用油是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从去年年初,我国食用油的价格就出现上调态势。菜籽油价格大幅上涨,后来豆油价格也“紧追不舍”,之后棕榈油也“不甘示弱”。
对国内消费者来说,食用油脂主要包括豆油、棕榈油、菜籽油和花生油。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国内进口四级菜油价格均值为10667元/吨,较2020年12月份同期相比上涨5.7%;国内一级豆油价格均值为8856元/吨,较2020年12月份同期相比上涨6.7%。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1月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12月食品价格指数各子类别中,除食糖略有下降外,其他均有所上涨。其中,植物油和乳制品价格指数涨幅明显,环比分别上升4.7%和3.2%。
不少居民们很是担心,未来食用油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涨吗?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正常价格”呢?
卓创资讯食用油分析师张德强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假期前,下游市场油脂需求量将维持在较高位置,而国内油脂供应量呈现下降趋势,因此春节假期前国内油脂价格易涨难跌。春节假期之后,随着下游市场油脂需求量下降,国际油脂油料价格存有下调预期,预计国内油脂价格将有所下滑。
此外,在食品消费掀起“涨价潮”的同时,乳品企业也不甘落后。据国盛证券发表研报称,伊利股份于去年12月29日对旗下基础白奶产品进行提价,提价幅度3-5%;蒙牛乳业也于去年12月底对旗下白奶产品进行提价,提价幅度约4-5%。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乳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方案从三方面部署13条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奶业振兴工作,提升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将进入政策的“深入推进阶段”。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预计这将提高市场准入,同时也有利于上游牧业的集中度提升,特别是龙头乳企的自控牧场,经营利润率水平将稳步提升。
中国的人口总数世界第一,中国更是世界上蔬菜生产的大国,蔬菜总产量占据世界的第一位。 公开信息显示,<[详情]
《三农之声》广东揭阳讯(文/薛小娜 李来发 图/巫利生)眼下正值春耕的大好时节,走进梅塘镇溪南村种植基地,田<[详情]
一、SWOT分析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美誉,是我国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之一。新疆气候条件干燥,光热资源<[详情]
“因为我家的菇新鲜,刚到集市就被抢购一空,半天不到的功夫,就卖了差不多1000元!”兴义市三江口镇团结社区妇<[详情]
不管是传统流通渠道还是电商渠道,也不管是新兴的直播带货还是社区团购,所有涉及农产品销售的痛点近来都集中在<[详情]
“菠菜、菠菜、菠菜、贱卖!”大爷铿锵有力地喊话又一次在耳边回响,可谁能想到这一句“贱卖”的心酸呢。 前几<[详情]
为巩固好脱贫成果,打造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七星关区利用蔬菜产业“短、平、快”的优势,在指导做<[详情]
“核桃、板栗、榛子等干果被誉为木本粮食,以干果林木为代表的经济林木,能够适应干旱、半干旱、高寒的丘陵、荒漠等<[详情]
千吨牛奶倒水沟、大葱免费送、优质包菜来喂猪……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3月,我国共发生233起<[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