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通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保护为项目开发让路,造成国家级地质遗迹点和部分保护区域土地被违规审批用于矿产资源和房地产开发,问题十分突出。
据披露,遭破坏性开发的是广西唯一的世界地质公园,目前,尽管当地政府紧急筹措财政资金返还开发方土地出让金,并对相关建筑进行拆除,但持续多年的野蛮开采与肆意开发,已经给这里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葱郁的山体因非法采石被挖出一道道“伤疤”,而以旅游开发为名进行的房地产开发则侵占保护区,破坏地质遗迹,地质地貌严重受损。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与当地无视保护责任,违规推进项目建设有密切关系。按说,从2005年9月起,凤山岩溶地质公园就被原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2010年10月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其为世界地质公园。不管是国家级还是世界级,相关的保护规定应该十分明确,当地也出台《广西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09-2020年)》,规定了保护区范围和禁止条款。
遗憾的是,当地并没有认真落实上述这些规划。要么直接开挖山体,非法盗采大理石,严重破坏生态;要么以旅游开发之名发展房地产。还要在此之前调整规划,试图使违规项目合规……这些做法的指向亦十分清楚,就是一切以经济利益为目的。采石场也好,地产、酒店、康养项目也好,在当地政府看来,至少直接效益要远远大于地质公园所带来的收益。这也使得从2005年至今,当地一直在地质公园范围内采石,地产项目亦然,其中一个康养地产项目还被申报为自治区2020年第二批重大项目。
地方政府逐利性的背后,不排除对地质公园认知的缺失,但关键仍在于发展的冲动遮蔽了保护的理智,大开采、大开发的背后是不可遏止的政绩诉求。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此前的秦岭大肆兴建别墅问题,石家庄西山别墅问题等等,均折射出地方政府扭曲的发展观。
尽管一些官员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挂在口头上,但具体到实践中,并不总是能够恪守生态底线,更不要说舍弃地产项目为环境让路了。根本而言,透过凤山世界地质公园遭破坏事件,暴露出一些地方政府生态理念的缺失。野蛮的行政滥权之下,已经有明确保护规定的地质公园尚且难以保全,更不要说一般性农地与景观了。
正如中央督察组已经指出的,“凤山县委、县政府思想认识不到位,乱作为、不作为问题突出”“凤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监管不严、履职不当”,任何环境的严重破坏,都对应着当地政治生态的严重败坏。先有政治生态不靖,而后必有生态环境损毁。这也早已成为一条颠扑不破的规律,令人痛心。
也因此,对类似明知故犯的破坏环境行为,必须迅速启动问责调查,该处分的处分,该追究刑责的追究刑责。不能说,因为个别官员的决策失误,就要让当地财政背上沉重的包袱,也不能说,仅仅说一句吸取教训,就听任地质地貌被严重损毁。惟有严惩不贷,才能以儆效尤。
当然,凤山县如此明目张胆在保护区内搞开发,是否存在利益关联,甚至是利益输送,仍有待于进一步调查。无论如何,此事都应该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近日,十多头原本栖息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野生亚洲象走出丛林,北上迁徙数百公里,不仅引发中国人“全民观<[详情]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公布,对如何加强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详情]
6月10日,全国乡村振兴系统建设和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详情]
想整形,却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针对这样的需求,部分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医美机构合作推出“医美分期”“医美贷<[详情]
满足多样食物供给、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之于社会的价值所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态安全、文<[详情]
光明网评论员:虽值高考季,“正黄旗大妈”仍成功凭一己之力在魔鬼数学、高考作文等热议话题中拿下一席之地。<[详情]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其中,甘肃省榆中县不顾实际使用大额<[详情]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继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后,针对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状况而做出的伟大战略部署。 党的<[详情]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农户是我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单元,在农业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党的十九大报告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