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网评

网评

朱淇:学校不是赚钱牟利的场所,学生更不是廉价劳动力

时间:2021-05-08 19:44 |编辑:三农之声|

  近日,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的学生向央广网反映,学校强迫学生到指定工厂实习,否则就不给发毕业证。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这所学校存在多项明令禁止的问题,甚至涉嫌赚取实习学生的人头费。(56日央广网)

  据报道,盐城技师学院以工学交替为名,将学生强制送到工厂里干活,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工资强制学生劳动,并明确表示不劳动就没有毕业证。这导致这些刚满18岁的学生,一天要工作12个小时,超负荷的劳动让学生们苦不堪言。并且,作为学生工,他们被强制加班和上夜班,周末也不能双休。更重要的是,盐城技师学院安排的实习岗位,经常和学生所学专业没有任何关系。

  教育部、人社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学校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学生实习,不得安排学生加班和夜班。而且,安排学生在工厂实习也有明确的工作时长限制。《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规定:安排实习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八小时、每周不得超过四十小时。但在盐城技师学院的校企合作中,这些规定都是一纸空文。

  一个学校最大的败笔,就是把教书育人的地方,当成是赚钱牟利的场所。如果一直想着从学生身上捞金榨钱,那还怎么更好地教育学生呢?学生到学校学习,是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不是在学校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幌子下变得精疲力竭、伤痕累累。实习原本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增长见识,为正式工作提前积累经验,而不是为了赚钱,但现在看来实习已经变了味。

  十八岁本来是尽情畅想未来的年龄,但在盐城技师学院的强制下,这些刚满十八岁的学生,只能过早地承担着本不属于这个年龄的压力。在学校和中介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这些刚谙世事的学生,正因工作的劳累而哭泣。学校不是赚钱牟利的场所,学生更不是廉价劳动力,不要让无良的学校,成为学生们追逐未来的绊脚石。

注:本文转载自百姓中国周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