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法》(以下简称《乡村振兴法》),这是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为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专门制定的法律。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法》在第三章专门以“人才支撑”为中心,为乡村振兴中如何做好人才的引育用提供了基本遵循。基层政府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用好人才工作这支“笔”,以创新的机制、开放的渠道,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的瓶颈制约,努力绘就一幅和谐壮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做好人才引进,促进力量下沉。《乡村振兴法》第二十八条提到“国家鼓励城市人才向乡村流动,建立健全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基层政府要结合实际,引进一批有底气,有信心,有激情,有能力的人才到农村来,吸引他们沉住心往下走,在基层释放激情、追逐理想、大施所能、大展才华,成为乡村振兴最重要的主力军。
做好人才培育,夯实工作队伍。《乡村振兴法》第二十五条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培育农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法律服务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乡村文化骨干力量。”由此可以看出,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必须培养一批专业人才。为此,基层政府要定期不定期加强农村工作人才的培育培训工作,大力提高人才的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
做好人才保障,解决后顾之忧。乡村振兴的人才工作不只在引,也不仅在育,留也很重要。《乡村振兴法》第二十八条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鼓励各类人才参与乡村建设的激励机制,搭建社会工作和乡村建设志愿服务平台,支持和引导各类人才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换句话只有人才留得住,才会干得好,因此基层政府要切实加强乡村振兴人才的后勤保障工作,让他们扎根基层、奉献基层都能无后顾之忧,真正成为促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力量。
近日,十多头原本栖息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野生亚洲象走出丛林,北上迁徙数百公里,不仅引发中国人“全民观<[详情]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公布,对如何加强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详情]
6月10日,全国乡村振兴系统建设和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详情]
想整形,却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针对这样的需求,部分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医美机构合作推出“医美分期”“医美贷<[详情]
满足多样食物供给、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之于社会的价值所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态安全、文<[详情]
光明网评论员:虽值高考季,“正黄旗大妈”仍成功凭一己之力在魔鬼数学、高考作文等热议话题中拿下一席之地。<[详情]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其中,甘肃省榆中县不顾实际使用大额<[详情]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继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后,针对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状况而做出的伟大战略部署。 党的<[详情]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农户是我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单元,在农业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党的十九大报告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