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多年“拍脑门”造绿,200多家企业齐上阵,合同总金额逾30亿元,约相当于当地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5%。尽管距全城造绿活动已过去数年,但至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仍无法摆脱“透支”造绿带来的债务苦果。(《经济参考报》3月29日)
城市绿化是一项重要的市政工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不经过科学分析、周密计划,领导一比划,“这一片就都得种树”,如此“手指种树”岂非儿戏?明知“院子里跑不出千里马,盆子里长不成万年松”,一些干部却还要把许多三四米高的云杉栽种在一米见方的木桶里。在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栽种规划的前提下,就栽下100多万株云杉,欠下数十亿元巨债,令人费解。
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绿化理所应当。但真正的重视不是“搬大树进城”的急功近利,而是因地制宜,以本土树木为主的科学绿化;不是“手指造林”的胡乱指挥,而是遵从规律的造绿成绿;不是肆意妄为地举债透支,而是量体裁衣地稳步推进。“透支”带不来绿化成果,只会造成债务苦果。众多企业迟迟拿不到栽树款,最终透支的还是政府公信力。
也不光是赛罕区,近些年来举债千亿元建古城者有之,斥资数亿元建城市地标建筑者有之,不遗余力搞形象工程、献礼工程者有之,一些人习惯于一拍脑袋、大手一挥就上马这工程、那工程,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减税降负大背景下,很多地方财政资金并不宽裕,于是大幅举债或随意“透支”又成了一些人的常用手段——如此不珍视公帑、不爱惜民力者,有什么资格替百姓决策?
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坚决过紧日子,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能花。即便是该花的钱,花多少、怎么花也必须依法依规,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现实生活中,个人“透支”,往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提前消费需求。一些官员在公共支出上,不自量力、大幅举债、疯狂透支,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政绩考量和利益算计,到底有谁在其中“受益”,正该顺藤摸瓜、一查到底。
惩戒一地肆意妄为者易,系统性解决“拍脑袋”决策难。归根到底还是要健全制度。一是,健全事前评议制度,对重大财政支出,严格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充分征求专家和群众意见,谋定而后动。二是,严格落实资金管控,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容乱花;三是,对胡乱决策造成重大危害或损失的,责任到人、严肃追究。“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物力维艰。”领导干部使用公帑时,切记少点财大气粗,多点谦抑审慎。
近日,十多头原本栖息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野生亚洲象走出丛林,北上迁徙数百公里,不仅引发中国人“全民观<[详情]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公布,对如何加强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详情]
6月10日,全国乡村振兴系统建设和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详情]
想整形,却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针对这样的需求,部分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医美机构合作推出“医美分期”“医美贷<[详情]
满足多样食物供给、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之于社会的价值所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态安全、文<[详情]
光明网评论员:虽值高考季,“正黄旗大妈”仍成功凭一己之力在魔鬼数学、高考作文等热议话题中拿下一席之地。<[详情]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其中,甘肃省榆中县不顾实际使用大额<[详情]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继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后,针对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状况而做出的伟大战略部署。 党的<[详情]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农户是我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单元,在农业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党的十九大报告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