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网评

网评

“中国在疆斩断文化根源”?无稽之谈!

时间:2021-03-20 19:05 |编辑:三农之声|

  外交部在3月18日举行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邀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多名干部群众,就德国人郑国恩的所谓涉疆研究报告,进行有力批驳。

  针对郑国恩在其报告中称,新疆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消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对少数民族群众洗脑,新疆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马合木提·阿布都外力介绍了真实情况。

  马合木提·阿布都外力说,郑国恩在其多篇报告中,污蔑中国政府在新疆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斩断文化根源,这纯属无稽之谈。

  近年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在全区全面开展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自治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显示,全区教学质量显著提升,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各项指标增幅最大,为各族青少年成长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按照国家中小学课程设置方案要求,新疆在中小学开设了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蒙古语、锡伯语等课程,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发展。

  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教育、司法、行政、社会公共事务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比如,在邮政电信、医疗卫生、商业门店、交通标识等社会公共领域随处可见多语种、多文种服务。各级机关在执行公务时,可以同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语言文字。比如,新疆日报现有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四种语言文版;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现有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5种语言的12套广播节目;新疆电视台现有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4种语言的12套电视节目。这些都为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提供了极大方便。

  马合木提·阿布都外力说,郑国恩在所谓《拘留营之外:中国新疆的长期强迫、扶贫及社会控制计划》报告中,将中国政府推行的促进南疆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劳动就业、脱贫攻坚等惠民利民政策措施污蔑为针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灭绝,并指责这些举措旨在消灭少数民族的传统、宗教及家庭生活,这纯粹是攻击抹黑。

  事实上,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依法保障各民族充分享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这些年,新疆积极搜集、保护、抢救各民族古籍,如翻译出版了濒于失传的《福乐智慧》,整理出版了蒙古族史诗《江格尔》等多种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创建了维吾尔乐器、地毯和艾德莱斯绸织造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注:本文转载自国际在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