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当前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作先导。近段时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领会这一要求,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那么,究竟该如何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让我们沿着总书记的思想脉络,从三个维度逐一学习。
如何完整把握新发展理念?就是必须要明确,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这一完整理念的五个方面,而不是五个互相割裂的理念。彼此孤立、互不相关不是新发展理念,各取所需、部分执行更不是新发展理念。当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优势,在发展中突出优势是必要的,但突出优势不代表忽略其他方面,必须协同发力,不能畸轻畸重。比如说,有些地区开放干得好就只讲开放,有的地方生态特别好或者生态特别不好就只讲绿色。这种做法往轻里说,是忽视新发展理念的完整性,盲人摸象,以偏概全;往重里说,觉得需要的就执行、觉得不需要的就忽略,是对新发展理念的选择性贯彻。这看起来是“有什么吆喝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但实际上都是对新发展理念的误读和曲解,都不符合中央的要求。
如何准确理解新发展理念?总书记早在几年前就做过深入的阐释,我们必须不折不扣不走样地落实到工作中去。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新发展格局下,准确理解新发展理念必须放在全国大视野中去考量,要融入国内大循环的产业链分工,而不是各自为战、重复建设。比如创新,从基础理论层面的创新到最终应用到实践,需要环环接续、层层孵化,各地要在这个链条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分工,而不是贪大求全,各自低水平建设,那样只会导致同质化竞争。比如协调,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不仅关乎本地的发展质量、民生福祉,更是关乎畅通国内大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举。
如何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这里更多强调的是外延,是实践。提到发展,一些人出于惯性使然,容易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这一论断就是对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过程中的全面性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的经济要增长,但一定要与生态保育相得益彰;我们在取得巨大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精神文明的水平也要与之匹配;进入新发展阶段,还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我们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对表对标、校准偏差,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
近日,十多头原本栖息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野生亚洲象走出丛林,北上迁徙数百公里,不仅引发中国人“全民观<[详情]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公布,对如何加强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详情]
6月10日,全国乡村振兴系统建设和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详情]
想整形,却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针对这样的需求,部分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医美机构合作推出“医美分期”“医美贷<[详情]
满足多样食物供给、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之于社会的价值所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态安全、文<[详情]
光明网评论员:虽值高考季,“正黄旗大妈”仍成功凭一己之力在魔鬼数学、高考作文等热议话题中拿下一席之地。<[详情]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其中,甘肃省榆中县不顾实际使用大额<[详情]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继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后,针对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状况而做出的伟大战略部署。 党的<[详情]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农户是我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单元,在农业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党的十九大报告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