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冥纸冥币,一禁了之;祭祀品的生产和销售,先罚再说……又到清明祭祖时,关于祭祀的“一刀切”政策在个别地区开始抬头,群众反应强烈。
倡导文明祭扫,增强安全防范是必要的,但要讲究方式方法,不宜把治理简单化、扩大化,从而忽视了群众的内心需求,挫伤群众的感情。
诚然,民间一些不文明的祭扫现象久已有之,例如祭品夸张浪费,存在封建迷信做法,还有火灾隐患,但这毕竟不是主流。寄托哀思、缅怀故人,有着深厚的群众心理基础和文化认同,清明正是表达这种情感的传统节日。
文明风气要提倡,群众需求也需兼顾,要充分考虑移风易俗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譬如,春节放鞭炮也是传统,也有污染,但规定燃放区和时间段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新做法;又如,创建文明城市是大方向,但不少地方还是给合法合规的小商贩保留了空间。这说明,只要方法得当,尺度合理,是可以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的。
清明祭扫的高峰即将到来。对于各地相关管理部门而言,要扛起责任,提前预案,对违规违法的行为自然是执法必严,但更要提升本领,少念“一字诀”“懒字经”,不妨多些人性化、包容性、创造性举措,下一番绣花功夫,在引领正确导向的同时有效满足合理的需求,让文明祭扫成为新风尚。
当然,除了焚烧冥币等传统方式,一束鲜花、一盆绿植亦可寄托哀思,大家也不妨选择一些更健康、绿色的祭祀方式,换一种表达祭奠逝者,让清明祭扫在更温馨的氛围中进行。
《百姓中国周刊》湖南讯(杨青华 )6月4日,笔者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禾梨坳乡古冲村驻村工作队获悉,近<[详情]
《百姓中国周刊》湖南讯(曹云 杨青华)4月21日,笔者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禾梨坳乡获悉<[详情]
在中国的各行各业中,有一些虽然没有那么风光亮丽或者是不够起眼,但却也能赚到不少利润。比如在我国国内就有这样<[详情]
3月11日,浙江省建德市首例“花葬”在寿昌镇城北村生态公墓落土。 看着父亲的骨灰缓缓埋于鲜花之下,市民许<[详情]
中新网沈阳3月11日电 (李晛) 生命之美,源于自然,归于大海。由沈阳市民政局主办的2021年沈阳海葬启动仪<[详情]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实施方案》,加强公墓、骨灰堂(塔、墙)等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管<[详情]
焚烧冥纸冥币,一禁了之;祭祀品的生产和销售,先罚再说……又到清明祭祖时,关于祭祀的“一刀切”政策在个别地<[详情]
丧事简办,关乎社会风气,也是乡风文明的体现。但在广大农村,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一系列陈规陋习带来<[详情]
引言 人活在这世上就是一个万年轮回,生老病死就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这就是就是一种亘古不变的事实;也许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