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起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认为人死后下葬的位置和规格会影响后代的命运。所以,很多古人强调不能死无全尸,也不能死无葬身之地。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会对家族和后代非常的不吉利。
这种思想在城市里已经是很少有,但是在农村还是非常的根深蒂固,很多的农村老人还是秉承着死后要土葬,给自己留一个全尸,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离世。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管是人民还是国家都做出了很大的改变。比如说过去都是土葬,而最近几十年城市里已经全面实行火葬。虽然如此,但是在农村很多人还是反对火葬。而2020年将要进行殡葬改革,土葬改火葬,这引起了很多村民的悔改,老人更是直言难以接受。
很多人觉得在农村反对火葬主要是传统思想的原因,其实还有很多原因共存,并不是单一的原因导致了农村不接受火葬第。
经济原因
大家都知道,特别是老年农民的经济收入十分有限,而老人又不愿意拖累儿女,就算是过世也不希望儿女多花钱。正是由于这种观念,老人也希望自己能够土葬,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火葬的花费,因为火葬费对于本来收入就不高的农村来说,也是一笔非常大的付出。
风俗习惯
中国56个民族,国土面积之大,导致了各地的风土民情也不一样,有一句古话叫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而面对殡葬改革也是这样,有些地方认为火葬是对老一辈的不尊重,所以会在心里很抵制这种殡葬改革。他们认为,只有按照自己的殡葬方式,才能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也是农村推行殡葬改革的难点之一。
不能坏了规矩
农村的传统思想,人过世就是要土葬,而土葬则是老祖宗一辈一辈流传下来的传统。不能在自己这一辈坏了规矩。这也是让很多老人反感殡葬改革的原因之一。
很多的农村老人,特别是农村墓地都是家族式的,上一辈老人葬在哪里?后背也要葬在那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的老人希望和过世的父母葬在一起,也导致了不愿火葬的情况。
国家也是为了节约保护耕地资源,避免很多的农耕地被占用。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耕地少人数多,这些事情都是摆在大家眼前的事实。
殡葬改革还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只有认识的国家的政策,村民才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