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三农之声》河南郑州讯(叶晓娟)粮安天下,种筑基石,种业是农业的“芯片”。1月15日,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开展第五届弘农文化节,弘扬农耕文化,传承农学精神。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关键之举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能否很好地掌握种子的选育、生产、加工技术,能否把优质品种推广到田间地头,关乎我国的粮食安全。参与此次活动的种子共有两种型号,分别为豫单9953、豫单132,均由河南农业大学81级校友李继军博士创办的河南富吉泰种业独家开发。
国审豫单9953由农学院陈彦惠教授选育,该品种具有早熟脱水快,抗病性突出,抗高温耐旱耐密植,茎秆韧性强,成熟站秆不倒的特点。同时,这个品种轴细粒深,籽粒饱满,红轴硬质,商品性好,可以粮饲兼用,非常适宜机械籽粒收获。
国审豫单132由农学院李玉玲教授选育,该品种具有植株空秆率低、果穗基本无秃尖的优良特性;籽粒产量高,稳产性突出:株型紧凑,抗倒性好,综合抗病性好,对于高温干旱、阴雨寡照、大风、主要玉米病虫害等的抵御能力较强;籽粒品质优良,核心点试验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和破碎率较低,适宜籽粒机收。
弘农文化节现场设有展区供师生参观,并设置有“免费发放区”和“自愿购买区”。农学院2019级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任金星领取到学校免费发放的种子,他表示,将来希望运用专业所长,向教授们学习,研制出更多更好的种子。2019级农学专业张帆则在“自愿购买区”采购了一袋种子,他告诉记者:“我想把这些种子带回家,看看种植效果,学校的事业一定要支持!”
据介绍,“带‘金种子’回家过年,扛稳粮食安全‘金扁担’”活动旨在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会议精神,弘扬农耕文化、传承农学精神、创新育人模式,增强涉农专业学生历史使命感,提高专业认可度。同时,鼓励更多学子脚踏实地,力争成为优秀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者,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许正宏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许正宏教授认为泥窖酿酒是以<[详情]
美体养颜的中药材发酵饮品、极速降温后吃起来有冰淇淋口感的烤红薯、马铃薯做成的馒头糕点、用花生饼粕提取物制成<[详情]
《三农之声》广东中山讯(郑文良 李绪发)日前,由广东中山市人民政府南区街道办事处主办,中山市南区旭景农业科技<[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河南郑州讯(叶晓娟)粮安天下,种筑基石,种业是农业的“芯片”。1月15日,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山西阳高讯(白雁香 通讯员 周振宇 张建栋 雷丹丹)“又是一年好“丰”景,瓜果飘香庆丰收。9<[详情]
一位农艺师扶贫路上难忘的三次流泪<[详情]
东北地区大豆春播农艺!<[详情]
“藏粮于地” 不能重用轻养 <[详情]
中国三所高校联合攻关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机械装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