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舆情杂谈

舆情杂谈

农村环保“一刀切”,给农民带来了4大“后遗症”,一个已被叫停

时间:2020-11-22 09:31 |编辑:三农之声|

/周周

 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但农村环境却大不如从前了。有不少农村的小河小溪,都不再清澈了,一些地方的自然资源也受到了破坏。

 近年来,环保的风从城市挂到了农村,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环保问题。为了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保护农村的青山绿水,国家出台了几项新规定。

3801213fb80e7bec8073378a21e5253f9a506b06.jpg

 现在回到农村的时候,就会发现两旁的街道变得干净了许多,垃圾也很少见了,已经有固定的回收点,污水也不会随意排放了,总之环境上大大得到了改善,这对于居中在农村的农民来说,是一件好事儿。但是环保经过严查之后,却给农民带来了4大“后遗症”,有人欢喜有人忧,这是为什么呢?

810a19d8bc3eb135e4deaa80b5d534d4fc1f44c6.jpg

1.生活成本增加

由于环保的严查,农民的生活成本大大增加。就例如种地,农资产品的价格明显上涨,导致农民种地所需要的成本越来越高,最后导致种地所得的收入越来越低,并且其他方面的生活用品的价格也在上涨,挣钱也越来越难,生活成本大大增加。

a5c27d1ed21b0ef482993f89d00fcddd83cb3ec2.jpg

2.禁养泛滥,导致养猪户减少

农村搞养殖,比如养猪、养牛、养鸡等,如果没有相应的污染处理措施,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相关部门在一些区域划定了“禁养区”,这其中包括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集中区域和法律规定的其他禁养区。

其实在这些地方设置禁养区,农村人还是可以理解和支持的。但是很多农村,在不是禁养区的地方,打折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名义,严禁农民搞养殖,即使有污染处理的能力,也是“一刀切”禁止养殖。

现在,农村“禁养”到处都是,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其实猪肉价格一路走高,和“禁养”也有着一部分的关系。正因为这样,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禁养”的危害,现在已经开始叫停了。

838ba61ea8d3fd1f301e0f373e85b91894ca5ffe.jpg

3.秸秆不能焚烧

从2019年起,国家开始禁止农民焚烧秸秆,在农村随处可见禁止焚烧秸秆的条幅,因为焚烧秸秆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严重污染了环境。并且焚烧秸秆的时候,火势也比较凶猛,会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为了保护环境,因此不允许农民焚烧秸秆,提倡农民进行秸秆还田。但是秸秆还田的弊端有很多,多亿对于国家这一政策还是比较发愁的。

经过几年的实施之后,农民们发现,在秸秆被归还后,农田里的害虫多了起来。农民花更多的钱把秸秆还田,结果病虫还多了起来,直接影响了庄稼的产量,这让农民难以理解。他们觉得农村烧秸秆已经很多年了,以前少的时候,也没有看到对空气有多大影响。反倒是现在不烧了,田地里多了很多害虫。

9922720e0cf3d7cacaecef16fdd4220e6a63a98f.jpg

4.工厂被迫停工

随着环保的严查,对于农村的一些小型工厂进行了整治,因为这些小工厂有一定的污染性,并且还没有合格的排污设备,所以好多工厂都被迫停工了。这样下来,农民工的就业岗位明显少了很多,就业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但是从环保的角度来看,这些存在污染的工厂关停也是一件好事情,最起码改善了农村的环境。因为对于农民来说,环境还是排在第一位的。

农村严查环保,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查,不能随便“一刀切”。现在,“禁养”已经被紧急叫停了,相信未来农村的环保工作将以一种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式进行。

注:本文转载自央视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