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养殖

养殖

这种鸟曾被海外“卡脖子”上海团队为新疆培育成功还卖出“天价”

时间:2021-03-24 13:58 |编辑:三农之声|

600×339

  23岁的维吾尔族姑娘吉米莱姆普通话并不流利,可在位于上海金山区金皇鸽业的饲养棚里,她努力说普通话,或是打着手势,请教厂里的饲养员,我要把这里的经验带回去,让新疆的鸽场也变得那么好。

  吉米莱姆的家乡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离上海有4000多公里。上海的气候、饮食、语言和家乡差异甚大,可小姑娘不在意,只是希望尽快在三个多月的培训期里掌握养鸽的诀窍。因为养鸽对她和家乡的同伴们非常重要,养鸽让他们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也帮助当地贫困户顺利脱帽。

600×450

  上海育出天山雪肉鸽

  新疆气候干燥、空间开阔、饲料充沛,适合养鸽。当地像吉米莱姆这样的年轻人也喜欢养鸽,他们会去昆仑山抓野鸽子回来驯养。不过,把养鸽从兴趣变成产业,当地的鸽种和养殖方式都有缺陷。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家禽中心)主任杨长锁研究员介绍说,很受市场欢迎的乳鸽专业名词是商品代肉鸽,属于附加值不低的经济农产品,但当地饲养的野鸽子不论从商品特性还是饲养效率看,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我国消费的肉鸽品种大多为国外进口品种,而且引进后配套技术不完善,导致品种退化严重,使得饲养者需要不断引进,成本不低;从种质资源的角度看,国内肉鸽也面临海外品种卡脖子的问题。

  2015年,上海援疆指挥部把新疆想发展肉鸽产业的消息送到上海后,国家家禽中心的农科专家立刻答应提供技术支撑,因为上海在肉鸽育种与繁育、疾病防控和养殖管理等方面拥有核心技术与产业发展的丰富经验,在现有肉鸽种质资源评价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现代家禽育种技术在肉鸽配套系新品种培育上,并且培育适合中国自己的肉鸽品种。

  在新疆国经集团支持下,上海金山区金皇鸽业建立了沪疆产学研肉鸽育种基地。农科专家一边育种,一边给新品种起了好听的名字:天山雪肉鸽。

  农科专家姚俊峰博士说,这个名字既能体现沪疆合作的地域特色,又符合市场期待,新疆当地的鸽子以灰羽为主,屠宰加工后的菜品不如白羽鸽漂亮,附加值也不如白羽鸽。天山雪肉鸽以白羽鸽为父母本,其中父本强调出肉率,母本讲究体重和繁殖率,这样天山雪肉鸽既具备商品性特征,又能兼顾饲养效率。

  经过上海农科人员精心选育,去年底,育种工作取得新进展。新选育的天山雪肉鸽具有父母代繁殖力高、商品代(即市场商流通的乳鸽)生长速度快的特点:每对父母代肉鸽年产商品代肉鸽16只,平均产蛋间隔37天,商品代肉鸽体重达到580克。

  同时,天山雪肉鸽品种性能稳定,今年将启动国家新品种审定工作,预计明后年可完成审定。届时,它将成为全国第三个国家级肉鸽配套系新品种,为中国的肉鸽饲养提供优质种源的新选择。

  工厂化养鸽让农民变工人

  有了好品种,还要有好的推广方式。虽然新疆有养鸽的习惯,但如果只是将鸽子交给农户,后续管理难度不低。有些农户会不会把用来扶贫的鸽子卖了或吃了。”“怎样让上海培育的好肉鸽品种在新疆扎根?”“怎么样让肉鸽产业扶贫持续发挥作用?”这是农科院专家担心和思考的问题。一个完整的产业化推广体系应运而生。

  上海与新疆确定了年产能达1亿只乳鸽现代养殖生产基地的精准扶贫建设项目。去年,仍旧由国家家禽中心提供技术支持,新疆国经集团率先在巴楚、于田、阿克苏、和田等四地建立规模化养鸽场,吸纳当地农民作为员工,进行工厂化养鸽。

  这再也不是吉米莱姆曾熟悉的养鸽方式了。每一个养鸽场都设计了约10万对以上的饲养规模,每个养鸽场平均有30个鸽棚,仅一个鸽棚就有12米宽、60米长,可容纳2500对鸽子。鸽场还配套了饲料厂、屠宰场、深加工车间、物流仓库等。截至去年底,四个鸽场的父母代天山雪肉鸽存栏量已达到30万对,随着伊犁鸽场的开建,预计今年底全疆天山雪肉鸽可达50多万对。

600×337

  同时,几千名当地居民成为鸽场及周边配套产业的新员工。吉米莱姆就是这样进入鸽场工作的,我喜欢养鸽子,又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非常满意。进入鸽场工作后,她每个月有了数千元固定收入。

  再看鸽场的经济效益。每只乳鸽的平均批发价在20元左右,颇受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欢迎。在上海,仅新疆特色餐厅耶里夏丽一家,一年就要采购逾1万只乳鸽。新疆当地企业还把天山雪肉鸽加工成预包装食品,通过各种渠道销售至全国各地。至此,一条育种在上海、养殖在新疆、销售在全国的产业链基本形成。据统计,通过肉鸽技术精准扶贫及周边产业发展,当地共有2000户贫困户成功脱帽。

  随着鸽场走上正轨,面向一线饲养人员、旨在智志双扶的培训班也在上海育种基地启动,将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鼓励更多像吉米莱姆这样的年轻人把家乡建设得更美。

  不到一年时间,累计已有116位年轻人来到上海,又带着满满的梦想回到新疆。杨长锁说,来上海的学员都是当地的业务骨干,他们在上海学了饲养知识后,回到家乡能发挥一传十、十传百的作用,推动新疆养鸽业扎实发展。

注:本文转载自百姓中国周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