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三农之声》广东揭阳讯(文/薛小娜 陈伟佳 图/巫利生 王新颖)他是青年才俊,当过兵,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摸打滚爬,历尽坎坷,最终在养殖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他就是广东省“优秀创业致富带头人”詹伟杰。
詹伟杰,男,1977年8月出生,专科学历,广东省惠来县人,现任惠来县海源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
为梦想,回乡自主创业
詹家养鲍鱼传到詹伟杰已经是第二代了。
惠来县属沿海丘陵地带,,海岸线总长109.5公里,礁群连绵,浪粗流急,没有大量淡水流入,海水咸度浓,水源充足。养殖业是海边乡亲掌握的生存技艺。詹伟杰的父亲詹元德是个渔民,以讨海为生,后来从事养殖业。詹伟杰从小看到父亲在养殖场终年忙碌,作为渔民的孩子,他时刻体会到养殖业的艰辛。
1994年12月,初中毕业的詹伟杰,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穿上了橄榄色的军装,成为了一名军人。6个月后,他被安排到揭阳边防支队靖海派出所工作。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在詹伟杰的心中激起了波澜,“我要改变家乡的面貌。”在看准了国家大力扶持农业发展的大好政策,在了解到水产养殖行业的巨大市场前景后,詹伟杰毅然选择放弃安逸稳定的生活,来到乡村,开始了他的水中淘金之旅。
鲍鱼苗养殖 勇做“领头羊”
养殖鲍鱼完全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詹伟杰的父亲几次到福建的朋友那里看到他们养殖的陆地鲍鱼收成很好,于是就萌生了在惠来养殖陆地鲍鱼的念头。詹伟杰跟着父亲开始研究学习养鲍鱼知识,从最开始的基础技术起步。 经过了几年的行业沉淀,1998年,詹伟杰满怀信心开始创业。当时鲍鱼养殖技术比较落后,詹伟杰自己慢慢摸索,同时也大胆创新,成了惠来第一批养殖鲍鱼的技术能手。
在创业取得成功后,詹伟杰毅然将目光聚焦到前詹镇。
来到前詹镇,詹伟杰十分清楚,鲍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食材,其肉质细嫩、鲜味浓郁,位列八大“海珍”之一,素称“海味之冠”,是极为珍贵的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历来享有盛名。随着鲍鱼在餐桌上的名声越来越响,必然对鲍鱼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为了找到心目中的养殖宝地,他拉着父亲一起,实地调研前詹镇周边水域,最终在前詹镇岛南村、后方村、港寮村和后墩村开发了600多亩规模化养殖基地,进行鲍鱼养殖。
为达到鲍鱼养殖的高效益,期间,他走遍了当地的养殖场,集百家之长,严格按照标准化进行生态化养殖和现代化管理。2011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詹伟杰成立了惠来县海源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在前詹镇麦田创办海源达水产养殖场,开始养起了鲍鱼苗。近几年公司继续加大投资,目前仍在分批投资建设新的养殖场和鱼池:一期已建设基地 120 多亩;二期建设基地133 多亩;三期基地即将投入建设使用。2020 年实施的广东省鲍鱼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实现鲍鱼主产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养殖、加工、生产和仓储冷藏功能。现有工厂化鲍鱼养殖场24个,而养殖场也从一开始的几千粒鲍鱼苗发展到如今4000多万粒鲍鱼苗的规模,产值达8000多万元,成为广东最大规模的鲍鱼养殖基地。
眼光长远 抱团求发展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事业的成功,让詹伟杰在收获喜悦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更多的责任。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在做好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同时也为推进鲍鱼产业发展做贡献。 “企业发展首要靠技术,要想技术不落伍,就必须得创新。”海源达常年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广东省科技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联同华南农业大学设立“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邀请专家来基地对育苗、养殖和饲料研发等专业技术进行指导,构建“产、学、研”平台,不断推动鲍鱼养殖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鲍鱼业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以前,惠来渔民每到收成季节,渔民就为龙须菜、海带、紫菜的销路发愁。现在,龙须菜、紫菜、海带不出村,全用在鲍鱼养殖上。在他的带动下,当地渔民收入日丰。
目前,詹伟杰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带动模式,由企业牵头,技术指导带动农户从事鲍鱼养殖事业,同时公司对养户鲍鱼进行收购,帮养户打开市场。并协同惠来县农业局开展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安排贫困户从事饲料装卸、饲料挑选、清洗及鲍鱼投料等工作,增加贫困户收入。“我要尽自己的努力帮助老乡们搞好养殖,这样才能回报惠来人民的热情和关怀!”,詹伟杰朴实的言语中透着真诚。
一头牛每天需要吃几十斤的草料,按照草料的含水量不同,一年下来吃的草料可以达到5-10吨左右。这意味着草料<[详情]
养牛是很注重细节的,可能一个小小的改动就能够节省不少的成本。想养牛赚钱就得在一些细节上着手,每一个点做好<[详情]
胡杨网阿拉尔4月28日讯(张伟 杨利丽)4月28日,新农开发公司在一师四团举行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详情]
在保障生猪发挥良好生产性能的基础上,如何降低养猪成本,是养殖户们一直比较关心的事情,因为这样就相当于提升了<[详情]
我国养猪产业已经走上正轨了,未来猪肉进口量或将下降,老百姓再也不用担心猪肉价格剧烈波动了,未来猪肉的价格<[详情]
叫花鸡、口水鸡、宫保鸡丁……俗话说,无鸡不成宴!在中国餐桌上,鸡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 中国是世界上<[详情]
3月27日,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水磨沟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石人子沟片区邀请市畜牧专家,将课堂<[详情]
3月29日,正大集团来宾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屠宰食品和生猪养殖)宣告开工。 项目开工奠基 陈千<[详情]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国人平均一年要吃掉7亿头猪。同时,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国。 根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