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网评

网评

熊定国:乡村振兴如何让农民真正受益

时间:2021-04-30 14:45 |编辑:三农之声|

580×375

580×346

        202098日,大型农机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柳林屯乡张村农田里青贮玉米秸秆。新华网发(李明发 摄)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数千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又一次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而党中央紧接着部署实施与脱贫攻坚无缝衔接的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用30年左右的时间,举全党全社会之力,使我国农业和农村在过去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的建设、发展和全面振兴,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那么,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进程中,如何才能真正让农牧民受益呢?

  我们的答案是八个字:知农、爱农、联农、惠农。

580×386

  图为2020811日上午,在石家庄市栾城区吉先生正在开心地采摘鸡心果。新华网发(李明发 摄)

580×386

  2020811日上午,在石家庄市栾城区苏女士带着一大家子高兴地采摘出来。新华网发(李明发 摄)

  知农,贵在真切。要细微体察农民的诉求。农民兄弟日益增长的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诉求是健康长寿、高兴舒畅、尊严尊重、人生价值。他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及亲人健康,也懂得未病先治、重在预防;他们从心底里崇尚居者优其屋、业者丰其酬、劳者省其力、闲时乐其趣。只要有钱,也会去旅游,去参加文化娱乐活动;他们热切希望体现城乡同质同价、同工同酬,以勤劳丰裕家业,望子孙光耀门庭;他们对人生价值有着特定的理解:莫荒废土地、莫虚度此生、莫给国家添乱、莫给儿孙增负担。要准确把脉农民的关切。致富门路少、额外负担重、难顾长远等现象在农村还是较为普遍的。有些农民缺乏自信心和归属感,不安心、不甘心做农民。乡村耕读风气需要加强,德孝家风有待培养,技能培训必须落地,个人修养和文化水平有待提高,科学养生知识应该普及。要真实了解农民的痛点。当今农民的非正常生活负担还是相当重的。不少农村陈规陋习尚存,各种人情应酬多不胜数,摊派依然有,额外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容易发生因病返贫

580×388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孙秀芝,退休后创办农林高科技园区,经营种植苗木花卉蔬菜,为乡村振兴发挥余热。图为2020222日同技术人员交流种植技术。新华网发(刘广生 摄)

580×386

  2020225日下午,工作人员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农林高科技园区内管理仙客来花。新华网发(李明发 摄)

  爱农,就要真心。要发自内心尊重他们,设身处地关心他们,实实在在帮助他们,兄弟般真心爱护他们。而在有些地方,村民与村干部存在对立情绪,甚至产生矛盾;在有些城市,存在鄙视农民的现象,导致有些农民信心缺乏;在网络传播中,农民卫生习惯不良等弱点也有的被夸大,增加了农民融入城市的难度。因此,社会各界、名流乡贤、特别是作为农民主心骨的村干部,要做到真心爱护农民,准确把握农民的脉搏,了解他们的心声诉求,真正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获得收入、素养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580×386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借助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和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座落优势,将全区173个村农村生活垃圾,全部由第三方托管,通过户入袋,袋入桶,桶入车,车入厂进行垃圾发电。图为大任庄村垃圾入车。新华网发(刘广生 摄于201853日)

580×356

  202063日上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的某农业科技公司种鸡舍里,饲养员正在用自动清扫机清扫路面。新华网发(李明发 摄)

  联农,唯有产业。产业联农的关键在于建立以产业与农民联结的机制。发展生态全产业链经营是可行可靠的途径。以完全生态的理论、方法、产品和技术体系贯穿全产业链,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小微企业等农业主体实现联结和合作,遵循三高一低原则,即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增加效益、降低成本,既能对生态进行修复和保护,又使用方便的好肥料、好饲料导入产业链上游,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循环农业,打通产品销售环节,贯通生态全产业链,实现良种良法-生态高效-精深加工-健康美味-旺产旺销-优质优价-全链运营-循环共生。这样,就能最紧密地与农民联结成产业共同体

580×369

  多省市对农民购买农业植保无人机进行补贴。图为农业无人机正在地势崎岖的云南梯田里作业。新华网发(舒金培 20203月摄于云南红河)

580×406

  科技赋能农业,飞手正在给农业无人机灌药,准备作业,农户围观学习新设备。新华网发(陈嘉卫 20204月摄于广东江门)

  惠农,重在利益。惠农要真金白银体现在农民的收益持续稳定增加上。当下农村,实用的农业技术、真心为农业生产者的服务和值得农民信赖的专家,仍然普遍缺乏。借合同包销之名行高价卖种之实、假种假肥、伪劣农资,劣质培训等坑害的现象时有发生。要真心为农民设计产业角色,使他们以恰当的方式成为产业链的利益主体;要科技带农帮农,培训农民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使他们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

580×388

  2019322日,河北天康三苏土布制品有限公司接纳石家庄市栾城区300余名小学生到体验馆观摩学习中国土布制作,感受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新华网发(刘广生 摄)

580×388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实现传统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小草莓历经18年发展成为大产业,吸引四面八方游客采摘、旅游、休闲。图为石家庄市市民采摘草莓。 新华网发(李明发 摄)

  当前正值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须警惕在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民宿旅游等工程中并未完全退去的房地产思潮,避免农民失地及其它利益冲突的现象发生,使农民利益得到充分而持续的保证。在此基础上,通过榜样引导、宣传教育和潜移默化,帮助农民培养好习惯,使他们活得健康、活出质量、赢得尊严。如此,农牧民就能真正受益于乡村振兴。

注:本文转载自百姓中国周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