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官方微信发布公告,2021年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教师岗位博士研究生50名。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舆论热评。
网友们最集中的质疑是“博士天团,是否大材小用?”“豪华阵容,是不是能教得更好?”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质疑是有意义的。因为出发不代表到达,愿念不代表效果,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大可且行且看,拭目以待。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博士,在传统意义上,代表着目前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历、学位,标志着获得者具备提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力。在笔者看来,白云区教育局此举透露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是希望“让最好的人才从事基础教育”,这是意义所在。
但是此举背后延伸出的导向,也同样值得深思。
一方面,我们讲“最好”,容易理解为“最优秀”。然而“最优秀”是需要设定条件的,否则就无法作评。用人难,也难在于“最优秀”不代表“最合适”;教育难,更难在于不是你懂得多少,而是你能否把你所知所懂很好地传达给学生。所以,我们这里讲“最好”,不仅仅要“好”,而且也要“合适”。既要学富五车,也要善于传道授业解惑。
另一方面,为何在大家心目中,博士从事高等教育就理所应当,从事基础教育就“大材小用”?也反映出了很多人潜意识中对于基础教育的偏见。“以学术为业”自然是很多博士的职业归属,甘当“园丁”从事启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是另有一番天地。
有教育研究者发现,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是想象力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好奇心和想象力需要教育滋养,让博士从事基础教育,则体现出教育管理部门针对“想象力教育”和“教育想象力”的思考。
在广州,3、4月份的天气早已是烈日炎炎。这段时间,有很多家长为了寻得学位房于工作之余在街头巷尾奔走,汗流浃背。对于学位房,有些家长也质疑,“是不是进了好的小学,就一定可以去到好的中学?”“去了好的中学,是不是就一定可以去好的大学?”
这些问题,似乎所有人都能回答,可是又无人能准确一一作答。有一个家长这样告诉我,“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效果,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努力。”
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央广评论员 郑澍)
近日,十多头原本栖息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野生亚洲象走出丛林,北上迁徙数百公里,不仅引发中国人“全民观<[详情]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公布,对如何加强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详情]
6月10日,全国乡村振兴系统建设和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详情]
想整形,却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针对这样的需求,部分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医美机构合作推出“医美分期”“医美贷<[详情]
满足多样食物供给、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之于社会的价值所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态安全、文<[详情]
光明网评论员:虽值高考季,“正黄旗大妈”仍成功凭一己之力在魔鬼数学、高考作文等热议话题中拿下一席之地。<[详情]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其中,甘肃省榆中县不顾实际使用大额<[详情]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继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后,针对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状况而做出的伟大战略部署。 党的<[详情]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农户是我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单元,在农业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党的十九大报告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