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九江银行推出彩礼贷“贷”来稳稳幸福的宣传海报在朋友圈疯传。
网传海报显示,该“彩礼贷”最高可贷30万元,最长可贷一年,年利率低至4.9%。值得注意的是,申请条件之一为情侣一方需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贷款用途为新婚旅行、购车、购家电、购首饰等。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记者用手机扫描宣传海报上的“立即申请”二维码,页面显示的并非“彩礼贷”,而是九江银行个人消费贷产品“手机快活贷-零花钱”的申请页面,与“彩礼贷”一样,该产品最高可贷30万元,最长可贷一年,但借款利率和申请条件却截然不同。
据第一财经报道,记者致电九江银行,客服回应称银行后台显示没有“彩礼贷”这款产品,目前也没有人在该行申请办理。对于宣传海报是否出自该行一事,客服人员表示不清楚。
而据界面新闻报道,记者从九江银行客服处获悉,这是产品部门做的宣传,目前尚未推出,以后应该也不会上线。
另据楚天都市报报道,记者联系上九江银行某支行一名客户经理。为何扫描“彩礼贷”产品海报上的二维码,相关显示页面却是“零花钱”产品?对此,该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彩礼贷”产品实际上就是“零花钱”产品,“贷了款,你可以用它买车,也能够用来做彩礼。”
该客户经理还称,想要申请该贷款产品,需满足情侣一方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如果满足不了,那最多只能贷下来数万元钱。”
彩礼贷引发热议
网友:变相鼓励高彩礼
根据公开资料,九江银行原名九江市商业银行,由当时的八家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成,于2000年11月1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批准正式开业。它是江西省第一家、中部地区第一家、全国第二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地级城市商业银行。
有关该行“彩礼贷”的消息一经爆出便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表示“这是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但亦有部分网友直言“变相鼓励高彩礼”“没必要上线了”,更有评论脑洞大开称“下次会不会推出‘葬礼贷’?”
一位银行人士表示,如果证实彩礼贷仅是噱头,根本不存在相应产品,那么这类借“彩礼”碰瓷,营销个人消费贷的行为,或涉及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彩礼贷”产品本身不涉及合规问题,只是基于覆盖某一特定客群信贷需求而推出的消费贷产品,舆论上或许存在争议,但法律层面没有越界。
新华网评:“彩礼贷”这种玩意儿
连宣都不要宣
针对此事,新华网评论指出,彩礼本身就因各种民风旧俗的问题而屡受诟病,多少欢喜姻缘因为这种钱而喜中生怨,种种生活剧情就不多提了,大家在短视频平台想必没少见。
而这“情侣一方需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又是什么逻辑呢?为“天生一对”专属定制,还是为“一方编制”专属定制?此地竟有这么精准的金融服务需求吗?
一张海报,寥寥几句……品,你细品。
评论称,虽然该银行对媒体回应此海报仅限宣传,不会真的推出类似贷款。但在这里真的奉劝一句,这种玩意儿,宣都不要宣。
央视网评论指出,彩礼贷”是对社会陋习的煽风点火。
评论称,把彩礼作为噱头来营销,可谓“剑走偏锋”,不啻为对民间陋习的“煽风点火”。彩礼特别是天价彩礼,是很多家庭不可承受之重,将感情关系俗化为金钱关系,抬高婚姻门槛,一度带来不少矛盾。遏制天价彩礼陋习、反对大操大办,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各地也在促进移风易俗。
评论指出,“彩礼贷”看似解决了个人“结不起婚”的痛点,但撩拨了社会的痛点。“30万”显然具有强烈的暗示意义,不少地方确实有30万左右彩礼的“约定俗成”,这应该遏制,而不是引导。“彩礼贷”看似解决了婚前问题,但婚后的债谁来背负?这难免带来婚姻矛盾。该银行的做法,有悖于公序良俗,也不符合银行严肃经营的商业准则。
近日,十多头原本栖息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野生亚洲象走出丛林,北上迁徙数百公里,不仅引发中国人“全民观<[详情]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公布,对如何加强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详情]
6月10日,全国乡村振兴系统建设和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详情]
想整形,却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针对这样的需求,部分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医美机构合作推出“医美分期”“医美贷<[详情]
满足多样食物供给、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之于社会的价值所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态安全、文<[详情]
光明网评论员:虽值高考季,“正黄旗大妈”仍成功凭一己之力在魔鬼数学、高考作文等热议话题中拿下一席之地。<[详情]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其中,甘肃省榆中县不顾实际使用大额<[详情]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继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后,针对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状况而做出的伟大战略部署。 党的<[详情]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农户是我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单元,在农业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党的十九大报告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