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库事件
中储粮肇州直属库有限公司于7月28日对外发布公告,按照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有关要求,需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外来人员禁止携带手机和其他录像录音设备进入库区,购粮客户只限制一人进入库区,入库人必须把手机等存放至门外方可进入。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7月份肇东粮库刚刚才发生一件引起热议的事:库内玉米出现“筛下物”和水泡粮事件。这起公告是不是针对“水泡粮”事件呢?我想这关联性一定是有的。
▍粮食安全大于天
粮库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粮食的存储基地,除了民间老百姓的口粮,所有的粮食都集中到了粮库里面。因此粮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粮食是民之根本,一旦出现问题将万劫不复。
小编没有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但是父辈们知道其中的疾苦与不易。“观音土”、“山芋饼”的难以下咽,从小就听年纪大的老人们提起,自己也深感粮食的来之不易,因此自小对于粮食就有特别的感情。
珍惜粮食从小就养成了,至今对于许多人对于粮食的浪费与丢弃颇感心痛。难道真是我们的粮食太多了么?粮库难道也多得放不下了么?
疫情期间由于人们认识到粮食的重要性争相屯粮,而有关部门则出来稳民心:全国粮库的粮食至少够人们吃上九个月,但是这样粮食还是涨价了,看样子市场不认可,证明粮食并没有那么多。
今年又有那么多的灾难,洪涝灾害致使南方多地颗粒无收,云南病虫害也在侵蚀粮食安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要重视粮食安全,每年大量进口大豆、玉米仿佛不要钱似的。
▍粮库禁止社会监督
而肇州粮库则能发出禁带手机与录音录像设备进入粮库,那我们老百姓怎么能知道现在粮库的运行情况,又怎么能有效地起到社会舆论监督功效?
粮食安全不容忽视,哪怕我们拿放大镜去照也没有什么不妥,这样关闭监督窗口只会让我们老百姓更浮想联翩,没有问题干嘛怕别人拍照、录音?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
就如肇东粮库的问题,如果没有“水泡玉米”没有筛下物怎么会成为焦点,人们是关心你粮库么?我们关心的是粮食到底安不安全,我们农民种的粮食是不是被有些人浪费掉了。
有些人就想着一禁了之,把缺点错误藏在墙后,不让拍照禁止录音,这样你就不能把问题曝出去了吧?光凭嘴说,谁信你?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想捂盖子、推责任。
▍中储粮回应
昨天晚上,中储粮官微就此事紧急回应:针对该事件,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已对肇州直属库作出严厉批评,责令纠正,并向辖区内所有直属企业进行了通报,要求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专心做好粮出库作业组织和管理,积极主动为购粮客户服务。
同时,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近期将在全辖区直属企业开展“走进大国粮仓”的公众开放日活动,诚恳欢迎社会各界莅临检查指导,携手建设阳光粮仓。
我相信,我们大多数人对于粮库的安全应该是放心的,就算其中有瑕疵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全国那么多粮食,粮库那么多,总有几个人粗心大意,思想麻痹。
只因为他们这些人没有遭受过饥饿灾荒,如果把他们放到野外去进修几年,回来绝对视粮食如生命,哪怕一粒粮食都不会受损,也不会出现什么“泡水”、“筛糠”之类的了。
你禁止了人民的监督就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哪怕你是中储粮也不行!
2月23日19时,由重庆日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共同举行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讲活动在重庆日<[详情]
《湖南日报》 2021年02月23日 第8版 专家简介:陈文胜,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湖南<[详情]
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十四五”开局之年,针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文件提<[详情]
冉慧(左)在群众家中走访调研。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1日17时讯(阙影)今年春节,<[详情]
《新京报》讯(记者 耿子叶)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并<[详情]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主<[详情]
其实,我们都是“打工人”,但我们很傲娇....“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 这段时间,“打工人”成<[详情]
导读:十四五期间,我国助推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快速发展;湖南:首个无人农场明年4月投入运行;宏辉果蔬:拟投资4<[详情]
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人们对农业的印象。 传统农业是一种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