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耿子叶)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并设立5年过渡期、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表示,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升级版,在通过脱贫攻坚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乡村振兴将从根本上缓解农村的相对贫困。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受访者供图
乡村振兴将从根本上缓解相对贫困
在解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时,李小云教授指出,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定不能把文件上提出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看成是两回事,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多年以来,李小云教授都在致力于研究与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他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贫困的发生有自身规律,在我国农村中,落入绝对贫困的主体,通过一般乡村发展政策并不能有效脱贫,所以需要一个瞄准绝对贫困群体的国家战略,也就是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
李小云认为,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有机组成部分,核心目标是农村的绝对贫困问题,通过打赢这场攻坚战,2020年,中国的国家级贫困县已经全部脱贫摘帽,下一步则转向相对贫困的治理阶段。解决了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就解决了乡村振兴的一个短板,而乡村振兴战略是从根本上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战略,其实是脱贫攻坚的升级版。从总体上看,乡村振兴工作未来主要还是要做好落后地区的乡村发展工作,毕竟发达地区的乡村条件更好,国家政策的重点还需要聚焦落后地区的农村。
衔接难点主要在区域差异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李小云指出,两者的有效衔接必然是一个长期过程,难点在于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这些差异都是历史上逐渐形成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
李小云表示,要稳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战略成果,乡村振兴就是最有效的战略,而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会大量涉及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特别是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脱贫攻坚战略已大大缩小了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但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尤其是城乡差异依旧是困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李小云建议,想完成“有效衔接”,衔接措施就要体现在乡村的教育、卫生、人居环境改造等各方面,同时乡村振兴还离不开合理规划,从规划设计上就要充分考虑到农村与城镇化的关系、农村功能定位、三产融合以及乡村环境改善等各个方面。
乡村人才相对缺乏亟须补齐短板
此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李小云表示,这个过渡期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5年是一个合适的时间段。首先肯定不能马上撤掉帮扶政策,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体的经济支撑依然很脆弱,需要保证资金、人才、帮扶机制一定时间内不变,否则相关要素资源很快撤出后,脱贫地区很可能会返贫,应按照稳固和拓展脱贫攻坚工作的需要来接续配置原有的帮扶资源。“但这个过渡期也不能太长。”李小云强调,乡村振兴和扶贫在措施上并不完全重合,不可能一直采用脱贫攻坚这样的“瞄准式”扶贫。
李小云教授多年扎根农村,对脱贫工作有着丰富经验,他预测未来的乡村振兴工作依旧有很多硬骨头要啃,尤其是人才问题。这些年,乡村人才流失问题一直存在,甚至在一些农村都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来担任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小云表示,乡村人才的缺乏是当下很大的发展短板,亟须补齐,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对吸引乡村人才做出了不少政策安排,各地应尽快因地制宜制定更多细则,激励有志于“三农”工作的人才留乡与返乡。
2月23日19时,由重庆日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共同举行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讲活动在重庆日<[详情]
《湖南日报》 2021年02月23日 第8版 专家简介:陈文胜,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湖南<[详情]
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十四五”开局之年,针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文件提<[详情]
冉慧(左)在群众家中走访调研。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1日17时讯(阙影)今年春节,<[详情]
《新京报》讯(记者 耿子叶)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并<[详情]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主<[详情]
其实,我们都是“打工人”,但我们很傲娇....“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 这段时间,“打工人”成<[详情]
导读:十四五期间,我国助推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快速发展;湖南:首个无人农场明年4月投入运行;宏辉果蔬:拟投资4<[详情]
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人们对农业的印象。 传统农业是一种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