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三农会客室

三农会客室

吸引农村年轻人回村种地,难度到底有多大?其实只要这一点

时间:2020-08-10 22:41 |编辑:三农之声|

现在农村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基本上全部都外出务工了。走遍各地农村,平日在村庄街道上能找到几个年轻人都算奇迹了。不要说平时,就是逢年过节,农村的孩子在老家待上短暂的三两天时间就匆匆忙忙地离开了。他们本是农村的主人,而现实生活却反转了过来,他们在农村已经成为了匆匆过客。真正让人体会到了“老人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境况。

说到底,还是因为农村没有吸引力,或者说吸引农村年轻人的力量大幅下降,农村不能给他们提供所想要的生活,他们的离开是自然而然的。这是社会发展脚步催生的,也是年轻农民思想发展需要而变化产生的。那么,如何才能吸引农村年轻人回到农村耕田种地生产粮食呢?

为什么农村孩子非一定要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呢?不要说农村的年轻孩子,就是耕地种田一生的老农民都不愿意守在农村。因为耕田种地产生的收益根本不足以维持他们的生活所需,根本不能保障他们追求人生的价值所需,更不用谈什么伟大抱负与理想。那他们待在农村还能干什么,又想干什么呢?

年轻农民待在老家发展农业生产,在当前的环境下,不仅无法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还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劳动,而且一年年来的辛苦付出,还不如在城市务工两个月的工资纯收入。这样明晃晃的事实就摆在眼前。实际情况下,年轻农民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还有什么意义?他们非但养活不了自己,还成为农村社会的重大负担。但从职业的角度来说,不管年老农民,还是年轻农民,不愿意种地就是失职行为。

况且,这样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大量侈奢的浪费了青春的时光,生活却越来越贫穷,思想越来越僵化。因为农村的天地就这么狭小,农业生产所涉及的事情就是农资、天阴天晴,播种、耕作、管理,还有收获,一年四季都如此,这就更不用说年轻人无法接受现代文明思想的浸润了。这样僵持封闭的环境,年轻农民谁愿意呢?

从过去到现在,每一个农民都倾尽其一生的力量,都想把自己的子女通过各种方式送出农村,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小教育他们好好读书,通过考上大学的方式终结祖辈都是农民的身份。因为农民的身份在社会群体中始终处于卑微和蔑视的地位。虽然农民生产粮食养活了城里人,可几乎没有一个城里人尊重过农民。这是我们所不能接受和容纳的。但事实就是如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那就只能转换身份。

不信,你到城市里看看,哪一个城市人善待过农民工,哪个一个城市人敬重过农民工?现实中从来都没有过。但要改变和结终这种世代尴尬的身份情况,农民就让子女“跳出农门”,在农村之外的任何场所或任何角落里,从事体面高尚的工作,努力改变身份特征,这是每一个农民最基本的思想,也是每一个农民最基本的做法和夙愿。如今,年轻农民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不要说自己的生活成为大问题,也根本无法找到女朋友,这样沉沦下去就可能就光棍一生。

但想要年轻农民回归农村耕种田地,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实现农村年轻农民的自我分流,让一部分考上大学、拥有职业技能的农民留在城市务工,推动城市建设发展,而让那些本分老实的年轻农民在农村耕种田地,适当提高粮食的价格,或者加大种田补贴力度,让这个层次的年轻农民基本上实现种地与进城务工的收入相当。这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这部分年轻农民耕田种地更有奔头。

注:本文转载自乡村关中,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