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中用于监测病虫害情况的“虫情灯”。新华社记者 马姝瑞 摄
新华社合肥8月9日电(记者马姝瑞)在长江南岸支流漳河岸边的千余亩稻田里,25岁的奚伟刚刚完成了推迟近一个月的“烤田”工作,尽管受洪水影响,但在一系列高科技装备的帮助下,他所负责管理的稻田还是尽可能地抢回了农时。
“水稻到了特定的生长时期需要将田块里的水全部排干,让阳光充分晒干稻田,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让稻苗的根系扎得更深。”奚伟说。
总面积1300亩、核心区面积288亩的这块“大田”,是中联重科旗下子公司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省芜湖市的智慧农业示范项目,计划明年扩展到万亩以上。
芜湖在明代中后期就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芜湖米市在近代更是成为全国最大的米粮集散地之一。
今年入梅以来,这座“鱼米之乡”遭遇了罕见持续强降雨的袭击,农作物受灾严重。
“我们的稻田排水是要进入泊口河和峨溪河,这两条小河属于漳河支流,而漳河是长江支流,在长江干支流水位居高不下的状态下,稻田就无法排水。”奚伟说。
奚伟在稻田边查看“丰产沟”的水量。新华社记者 马姝瑞 摄
7月底,长江芜湖段水位渐退,稻田终于可以自然排水,持续7天的“烤田”顺利完成,但奚伟并没有松口气,他还需要借助科技设施,将水稻的田间管理做得更为“考究”。
“就拿田间水分管理来说,水稻田块需要干湿交替。有的田块可能还需要二次烤田。”奚伟告诉记者,如何调节干湿,就需要借助稻田中安装的30多个水分传感器来做出精确判断。
经历过洪涝灾害的稻田,水稻密度较大、抗倒性较差、病虫害风险也会升高,这即使是对从事智慧农业示范项目的“新型农民”而言,也是一次挑战,但奚伟的信心显然很足。
“全程信息化驱动种植水稻,是我们这片稻田最大的特色,气象站、土壤墒情仪、虫情灯、地面物联网设备,都是对抗天灾、降低损失的利器。”奚伟说。
尽管遭遇了强降雨和洪水的侵袭,但这一季水稻常规粳稻亩产1200斤、常规籼稻亩产800斤、杂交稻亩产1400斤的目标并没有改变。
水稻要高产,对地平的要求很高。“在播种前整理土地时,我们动用了联适导航卫星平地设备,由卫星设定海拔高度,再进行操作,每块稻田地平高低误差不超过3厘米,这在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下是不可能做到的。”奚伟指着一块稻田自信地说。
奚伟所负责管理的智慧农业示范稻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此前,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也专门下发了《灾后农作物生产恢复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基层恢复生产,通过查苗补苗、增施速效肥等,减少损失。
“与以往面对洪灾时相比,如今农田的安全系数更高,排灌等农田水利设施也更完善,农业的抗灾能力不可同日而语,我有信心依然能有好收成。”奚伟说。
<[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库尔勒讯(确胡.热)6月30日上午,新疆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S254线尉犁至且末<[详情]
市场期待已久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于2月21日正式下发。 作为衔接“十三五”时期农业成就、为“十四五<[详情]
2月20日,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详情]
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 (2012年12月29日、30日) 习近平 一 我这次来的目的,就<[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山西广灵讯(李乾坤 通讯员 贺文生)元旦前夕,从山西大同市广灵县喜传捷报:山西广灵县佳仕百年<[详情]
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有利于观光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发展观光农业的<[详情]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今年,将重点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接受总<[详情]
晚秋时节,西北的天气早有寒意。在甘肃武威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的温室大棚里,2020级博士研究生李浩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