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黑龙江

黑龙江

百年征途路 奋进古都情第二期:抗日战争及解放前后阿城地区党组织活动

时间:2021-03-12 22:21 |编辑:三农之声|

 1930年6月,中共满洲省委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阿城县临时委员会,书记江宇(即李克和,其他化名还有李克华、李极华、洪南彪、洪南钧),下设组织、宣传、职委、妇委、农委等部委组织及二层甸子、小海沟、阿城街里3个党支部,有党员20名。8月,阿城县委下属党支部增加为4个,党员发展到32名。

  同年10月,中共哈尔滨特委在阿城县海沟召开北满积极分子会议,改组阿城临时县委,由李福林(又名崔东范)担任书记、石山(又名石金山)任组织部部长、朴锡勋任宣传部部长。11月,由于阿城地区反动势力勾结军阀,李福林、朴锡勋等人被中东路护路军逮捕。这一时期阿城地区被捕的中共党员还有权泰锡等20余人,阿城临时县委受到严重破坏,全县党员仅剩11人。

1.jpg

 1931年4月,中共满洲省委指示阿城县委改为中共阿城县特别支部委员会(简称“阿城特支”)。12月,转移到铁力县的崔在民、田大一、权吾德等回到阿城,寻找在阿城县的中共党员,准备整顿、重建党组织。但当时在海沟、阿城街里已经找不到过去的同志。经过辗转寻找,终于在二层甸子(今玉泉)找到了柳洪民、玄正汉、崔在球等人,重新组建了玉泉党支部,由柳洪民任书记。

2.jpg

  1933年,柳洪民先后派王福祥、玄正汉等人到哈尔滨、珠河、平山等地寻找上级党组织。但由于当时日伪政府的严酷统治和打击,党在各地的联络点均被破坏,始终未能与上级党组织接上关系。1934年初,玉泉党支部自动解散,大部分党员在当地农村隐蔽起来,以种地为掩护,继续开展、从事党的活动,配合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反动统治。其中较为重要及影响较大的事件有:

 1932年2月,参加过南昌八一起义的阿城籍中国共产党员地下党员穆景周与永增源(今哈尔滨市道外区永源镇,当时属阿城县管辖)街里的刘品章一起组织抗日义勇军,队伍很快发展到200余人。5月29日,义勇军攻占阿城县城,俘虏阿城县长魏福锡,击毙县公安局长,伪警备军陈旅长逃走、参谋长张某重伤。6月1日,吉林救国军姚秉乾旅攻打阿城县,击毙日军150余人、伪军400余人,缴获迫击炮4门、轻机枪10挺、步枪数百支,并一度攻占阿城县城。

  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后,赵尚志率领的抗联第三军下属第三团在团长张连科的带领下,经常活动在阿城县北川(今阿城区平山镇南部)、平山、太平岭(平山、小岭、交界一带)、荆家营房、隋家店一带。当地党的秘密委员会、青年游击队、儿童团、妇女会等组织与抗联协同作战,打击日伪势力、保护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尤其北川一带被誉为“红地盘”。1934年7月,东北反日联合军(即抗联第三军的前身)第三团在北川南沟的一次战斗中,歼灭日军帽儿山守备队一个班,缴获机枪1挺、步枪12支;在平山镇泉河和五常县交界处,歼灭了以“亚东洋”为首的土匪40多人。1937年5月,已升任抗联第三师师长的张连科带领部队200余人,及当地群众100余人,强攻左家岗荆家营房的反动武装自卫团,火烧团部炮楼和营房,打开粮仓,将部分粮食分给当地群众、其余用大车运走,补充抗联给养。随后,张连科又率部先后攻打隋家店和栾家店的自卫团驻地,沉重打击了当地反动武装的气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7日,苏联红军进驻阿城,在阿城糖厂设立苏联红军司令部。当时阿城地区形势十分混乱:原伪满县公署岌岌可危、人心动荡。国民党反动政府派遣特务加紧收编原日伪警察、宪兵特务、土匪势力、地主武装等,成立“先遣军”“保安军”等反共别动队。日伪残余和土匪的散兵游勇也四处流窜,意图在混乱中“分一杯羹”。

  在这种形势下,1945年9月上旬,滨江省副省长兼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兆麟派抗联干部李青山、李忠义、赵有才、姜子华到阿城县组建地方治安队。李青山任阿城街里红军司令部副司令、李忠义任玉泉军司令部副司令,利用收缴的日军服装、武器等装备新招收的1500余名战士,成立地方武装。10月24日,钟子云、李兆麟在滨江医院召集会议,任命何延川为哈东专员公署(辖阿城、宾县、珠河、苇河、延寿、方正6个县)专员、王景侠为哈东地委副书记、胡起为阿城县民主政府主席(县长),决定在阿城县首先开辟建立地方政权、创建革命根据地。

 10月26日,何延川、王景侠、胡起带领张化一、徐新、邹北影、鲁天、安作路、于华龙、张洪、阎充、李深、陈士清、刘喜文、刘诚、秦子良等13名同志,从哈尔滨乘汽车(卡车)出发,当天11时到达阿城,住在阿城镇内“宝盛楼”。下午,何延川、王景侠等同志到驻扎在阿城糖厂的苏联红军司令部,与苏联红军司令部副司令、抗联干部李青山接洽,要求协助接收伪政府。李青山决定派一个排战士协助何延川等开展接收工作。当天,双方又就如何接收等工作进行研究,做好了接收政权的准备。

3.jpg

  注:图片由区档案馆提供)

  当晚,阿城国民党党部专员书记邱守仁到“宝盛楼”求见何延川、王景侠、胡起等同志。见面后,何延川等声称“我们是中央派来的”。邱守仁听后,以为他们是国民党中央派来接收阿城的,当即把阿城国民党党员名单交出。待第二天知道上当后,已经晚了。

  10月27日早,何延川、王景侠和红军司令部副司令李青山同志带领红军战士到伪县公署,由何延川同志向原伪县长温继峤和伪警务科长邹立荣宣布了松江省副省长李兆麟对哈东地委、哈东专员、阿城县长、县公安局长的任命令。温继峤当即表示交出政权,并保证接交顺利。随后,召开伪政官吏和伪警人员会议,宣布中国共产党对伪军政人员的宽大政策:拥护民主政府、愿意工作的继续留用,不愿工作的可以回家。就这样,中国共产党顺利地接收了阿城伪政权,成立阿城县民主政府,阿城地区宣告解放。

  当晚,胡起同志带领接收人员搬进县公署大院,开始执政。王景侠、何延川等人搬进西岗子天主教堂,哈东专员公署、哈东地委均在此办公。11月中旬,经滨江地区工作委员会批准,建立中国共产党阿城县工作委员会(对外称民运工作部),吴江任县工委书记。

  阿城地区是当时松江省第一个真正获得解放的县城,10月27日成为阿城县解放纪念日。

注:本文转载自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