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农业的兴起,标准化种植逐渐成为农业的“高频词”。标准化种植也成为安全、健康、生态、高效率、高收入的代名词。
近年来,有一个词一直在广大的农民朋友耳边响起,那就是标准化种植。那么,究竟什么是标准化种植?
农业标准化种植是以农业种植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对农业生产种植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产品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目的。
为了满足农业各项活动的需要,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数量、规格、品质或其他特征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环节,精炼并确定出能满足农业各项活动全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环节,保持整体构成精炼合理,达到节本、省工、优质、增效的目的。
通过大数据来评测出土壤水肥度、土壤PH值、包括对一些农作物周围的气温气压等测量,科学施肥,将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经营网络化,以此来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保证农作物种植科学养育。
标准化种植的内容主要有七项:
①农业基础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它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的标准。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技术中所涉及的名词、术语、符号、定义、计量、包装、运输、贮存、科技档案管理及分析测试标准等。
②种子、种苗标准:主要包括农、林、果、蔬等种子、种苗、种畜、种禽、鱼苗等品种种性和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包装、运输、贮存、标志及检验方法等。
③产品标准:是指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制订的标准。主要包括农林牧渔等产品品种、规格。质量分级、试验方法、包装、运输、贮存、农机具标准、农资标准以及农业用分析测试仪器标准等。
④方法标准:是指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各种方法为对象而制订的标准。包括选育、栽培、饲养等技术操作规程、规范、试验设计、病虫害测报、农药使用、动植物检疫等方法或条例。
⑤环境保护标准:是指为保护环境和有利于生态平衡、对大气、水质、土壤、噪声等环境质量、污染源检测方法以及其它有关事项制订的标准。例如水质、水土保持、农药安全使用、绿化等方面的标准。
⑥卫生标准:是指为了保护人体和其它动物身体健康, 对食品饲料及其它方面的卫生要求而制订的农产品卫生标 准。主要包括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及其它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允许量的标准。
⑦农业工程和工程构件标准:是指围绕农业基本建设中各类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以及农业工程构件等方面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订的标准。如塑料大棚、种子库、沼气池、牧场、畜禽圈舍、鱼塘、人工气候室等。
⑧管理标准:是指对农业标准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订的标准。如标准分级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办法及各种审定办法等。
2017年,国家对农业种植类14项补贴中,就有:菜、果、茶标准化创建支持政策,主要补贴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产区。这标志着今后国家将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大对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标准化生产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作物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推进农业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近年来,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导致的农产品污染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建立起与我国农业和农村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在这三大体系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标准化种植是一项资源整合的项目,它需要群策群力,也需要各方融合发展。
《百姓中国周刊》河北正定讯(王洪伟)一座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个曾经的中国北方桑蚕产业重镇,踏着新时<[详情]
随着数字化农业的兴起,标准化种植逐渐成为农业的“高频词”。标准化种植也成为安全、健康、生态、高效率、高收入<[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河南南乐讯(文/图 刘玉双 王德芳 张志国 袁鸣)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微量元素,硒在疾病防<[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四川讯(叶晓娟)“意味着水稻种植可以基本不施农药。”1月14日,谈到水稻新品种“川优6709<[详情]
保障粮食安全是个永恒的课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多国加入限制粮食出口行列,这更引发了人们对粮食问题的深切<[详情]
《百姓中国周刊》山西天镇讯(贺晓林 晋宁)日前,天镇县三十里铺乡高墙框村在召开两委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研究全<[详情]
曾经这里是看天收获的低效农田,一场大雨地里的玉米小麦就颗粒无收,如今这里蟹肥稻香,60亩稻田一片金黄,1<[详情]
舌尖上的扶贫:洞头牵线“川果”香飘杭城<[详情]
绿色农业从源头保障“舌尖安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