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英國牛津大學
在新冠疫情全球性暴發的大背景下,留學生成為了備受衝擊的群體之一。12月18日《南華早報》的一篇文章顯示,疫情當前,中國家長對送孩子出國留學心存恐懼。文章表示,對家長來說,孩子的安全還是第一位的。就當前的情形而言,相比於出國,家長會更傾向於將孩子送到國內的國際學校。
《南華早報》新聞截圖
在1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的一組數據中,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70.35萬人。在過去的十年間,這個數字一直呈現上升態勢。然而由於今年受到了疫情衝擊,很多學生的留學計劃被迫暫緩。
在QS(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 今年發布的一份《COVID-19對留學生的影響白皮書》中,超過半數的留學生表示留學計劃受到影響。其中中國留學生受影響程度最高,占到66%,48%以上的人都表示會推遲一年留學計劃。
《南華早報》采訪了北京一家從事國際學校行業研究的媒體公司CEO吳越,對方表示,疫情讓中國家長對送孩子到海外留學這件事持謹慎態度。“家長總是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學校的學術水平。”她還透露,由於疫情還在西方國家肆虐,很多中國學生不再選擇出國留學。
取而代之的是,家長送孩子到國內開辦的國際學校讀書,因為他們覺得這可以為學生提供與海外高校類似的教育方式。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目前,在中國教育局註冊的國際學校有907所,其中113所只接受外國學生。今年前9個月,中國開設了53所“大學預科國際學校”。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目前中國的國際學校除了只面向外籍人士子女招生的,更為常見的是另外兩種。一種是公立學校的國際班,開設國外通用課程,就讀者高中畢業後可以獲得中外雙文憑;另一種是民辦國際學校,生源不限,引進原版國外課程體系並配備一定比例的外籍教師,這也是當前家長們較為主流的選擇。CEO吳越所在的公司預計國際學校的生源總體規模可達150萬人。
但疫情當前,國際學校也並不是“看起來那麽美”。
《2020中國國際學校發展報告》的一些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地區獲認證的國際學校數量為907所,市場規模達到439億元,增長率雙雙呈現下降趨勢。CEO吳越在接受《南華早報》的采訪時表示,這表明近年來留學人數增長乏力,各地辦學執照申請難度提升。另外,受疫情黑天鵝事件影響,雖然國內的國際學校在數量上有所增加,但“學費一直在下降”。“與只教國外課程的國際學校相比,既教國外課程又教中國課程的學校情況要好一些。”
除了數據外,國際學校還有潛在的法律問題。上海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教育合夥人姜雯律師告訴《中國經營報》,疫情期間,國際學校每天只有十幾分鐘的網課,學費卻一年10萬以上。有家長因為“沒有得到相應的教育服務要求退費”,但鑒於其國際學校的性質,“家長要維權,比正規公立以及民辦學校更難。”
外教方面也有隱患。《南華早報》稱,一位學校招生部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學校50%至60%的教師是從國外聘用的,但疫情期間,外國教師無法來中國任教。其次,一些外教比家長想象的差。《中國經營報》表示,在線上教學期間,家長發現外教不如國內的老師負責,且在與家長的溝通和軟件的使用上都不盡如人意。
美國華人聯合會9日在布萊克本工作的德克森參議院大樓外抗議。圖源:視頻截圖 據美通社12月9日報道,針對美<[详情]
圖:當地時間2020年6月23日,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重新開放的第一天,遊客參觀雌性大熊貓“香香”。來源:中新<[详情]
資料圖:中國電視劇《歡樂頌》第二季主演。來源:新華社 隨著2020年進入尾聲,各路媒體開始年終盤點。在阿<[详情]
泰國曼谷的耀華力路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唐人街。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耀華力路上的不少店鋪一度關門歇業,<[详情]
資料圖:英國牛津大學 在新冠疫情全球性暴發的大背景下,留學生成為了備受衝擊的群體之一。12月18日《南華<[详情]
圖:舊金山唐人街在疫情期間如同“鬼城”。來源:社交網站,下同 過去一年,美國人忙於應對在全美肆虐的新冠疫<[详情]
華為公司副董事長、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圖源:中新社 加拿大廣播公司12月23日報道稱,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