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最美家庭

最美家庭

常熟最美家庭:四世同堂百福至,儿孙绕膝花满堂

时间:2020-08-04 17:44 |编辑:三农之声|

周末,常熟市董浜镇东街周原老先生家又热闹起来,在外的儿女大的带着小的,三三两两从各方回到老屋,一起团聚。门口几棵大树葱葱茏茏,院子里几百盆盆栽造型各异,鸟鸣声与欢笑声交织,一幅家和万事兴的美好景象。作为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周老家如今是四世同堂的11口大家庭。

周原一家11口合照

杖朝之年心向山水之间

周原是常熟市农村商业银行的一名退休职工,现已80岁高龄。1998年退休之后,他过上了忙碌又多彩的老年生活。“哪里有好的风景就去哪里拍。”周原喜爱风光摄影,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多次领队外出组织拍摄,周边省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最远到过青海、新疆。因疫情搁置了外出拍摄活动,7月1号,他又拿起相机,与协会成员一道前往南通拍照。

周原摄影作品

周原还自学盆景养护,曾获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比赛的铜牌。拍摄的盆栽摄影刊登在《中国花卉盆景》上,广受好评,因而结交了苏州和上海等地的同好者,老人们每半个月相聚一次。平常,邻里间谁家的盆景需要帮忙修剪了,他也都会热情相助。

周原在修剪家中植物

周原在外拍照的时候,老伴王敏留在家养护盆栽、照顾家里的小鸟和狗。除了日常的家务,她也没闲着。2014年,王敏报名参加了常熟市老年大学,每周坐40分钟公交,去市里上一次课。这五六年里,她陆续学习了锡剧、电子琴、拉丁舞、唱歌……

王静在小院弹奏电子琴

儿孙也继承了两人的艺术细胞。儿子周岩同样热爱摄影,他的第一台相机就是父亲买的全自动傻瓜相机,这台相机至今还放在老屋中。孙子周洋小学时的摄影作品就已经获奖,二胡也拉得相当不错。外孙女的书法作品曾参加过日本交流展览......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是老周家的家风家训。“家风从上一代就立了,几代人都严格遵循。”王敏说,“平平淡淡过日子,什么样的条件,干多大的事,把小事做好,不要攀比。”周岩现在教育儿子和孙子也是一样的。

祖孙四代合影

“老周是个热心肠的人,喜欢帮助别人,从不计较回报。”王敏说。1963年,周原中专毕业后,从苏州回到董浜镇,帮忙筹办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周岩的印象里,父亲去农村发放贷款的时候,除了银行的包,还会贴身带一个理发包。“当时,农村会理发的人不多,理发不是父亲的本职工作,但他主动为村民免费理发。老百姓信任他,十块、二十块的存款都放心直接交给他,董浜老一代的人现在都认识他。”

周岩在虞山林场做行政管理工作的时候,面对老百姓的诉求,也总是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这都是从父亲身上学过来的。”

不分亲疏,将心比心一家人

周原和王敏结婚已有56年,一路风雨相伴,互相体谅。父母的相处之道也被儿子周岩看在眼里: “父亲脾气急一点,母亲比较温和。我和妻子也是一样的,她性格急一点,在气头上的时候,我会等她平复下来,再心平气和地聊。”

周原与妻子王敏合照

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周原一大家子人之间的关系都十分融洽。周岩和妹妹家彼此有家门钥匙,姑嫂俩处得就像姐妹一样。由于工作原因,周岩陪父亲出门拍摄的机会并不多,周岩的夫人就替他陪过多次:“有一次父亲去浙江桐庐采风,妻子一路上帮父亲背设备和行李,加起来至少有一袋米那么重,她也没有怨言。”

周岩与亲家的关系也极好:“我妻子在家带小孙子,亲家母早上来我家帮忙,晚上亲家公也来吃饭,两个人吃完饭再回家。村里的人知道之后都觉得挺不可思议。”

家和人兴百福至,儿孙绕膝花满堂。“最美家庭不是一年两年建好的,是几十年积累起来的。”王敏说,“我们都把‘最美家庭’的荣誉看作一种鞭策,希望继续保持。”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徐春晖

注:本文转载自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