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舆情杂谈

舆情杂谈

三农之声新视觉:钢塑酒泉出现以罚代管,还真把教育当成生意了?

时间:2021-04-05 16:16 |编辑:三农之声|

 城管收费管理员:小伙子,吐一口痰罚款50元。你给的是100元,没零钱找你,你再吐一口吧。

 这样的桥段,你不要以为只在小品里见过,其实,现实中也有类似的情节。

1.webp.jpg

 酒泉市六中9(6)班,班主任规定早上六点半(寒假)打卡读书,打卡迟到一分钟,罚款10元;八点半之后打卡,罚款20元,你想睡懒觉,交了罚款就可以继续睡。

 交了罚款可以继续睡觉,这与“没零钱找你,再吐一口”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酒泉市六中9(6)班班主任丁老师可谓生财有道,对班级管理完全靠罚款模式,罚款的项目还挺多:上课迟到,罚款;没按时交作业,罚款;学习成绩退步,罚款......。

 总之,所有违反校级班规的行为,都成为了罚款的项目。

 据学生家长反映,罚款金额从10元到500元不等,一学期现金或罚没了七八万元。最多的三天,丁老师居然罚款了六千多元。

 丁老师很“狡猾”,她先让学生家长代收付款,再用罚款奖励先进,比如一包两三元的零食,比如一个价值10元的笔记本等等。

 但是,最后的罚款,还是都进了丁老师的私人腰包;至于七八万的罚款,是不是都用到了奖励先进上?没有家长较真核算。

4.webp.jpg

 4月3日,肃州区教育局局长杨生英表示,纪委已介入此事。具体数额没有家长反映的这么多,对该教师会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退回钱款。

 之前,教师以罚代管的现象确实存在,但随着教育整顿,这样的事已经少之又少了。更何况,丁老师能将罚款创收“运营”到数万元,真有商业头脑啊。

 教育部门已经对丁老师进行了处罚,对其通报批评,也责令退还钱款。可是,我们总觉得这事意犹未尽。

 从师德的角度看,教育领域是纯洁的,教师应遵守师德,不能按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逻辑,把学生当成敛财工具。

 从法律角度看,罚款是行政处罚的一种,教师完全没有付款的法定权力。显然,教师随意对学生罚款,违反了行政处罚法。

5.webp.jpg

 从教育管理的角度看,教师以罚代管,既是教育懒惰,更是教育无能。学生违反纪律,班主任(教师)应当发挥教育机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不能用罚款来处罚学生。

 变味的“以罚代管”何其荒唐!教育管理是个细活,对待犯错(违规)的学生,纠正他们的错误,需要班主任深挖内因,对症下药,而并非简单一罚了之。

 事实上,无论以罚代管的效果如何,我们都不能纵容这种随意对学生罚款的行为。最关键的是,丁老师的行为,已经不是“以罚代管”,而是有了“以罚致富”的味道。

 丁老师以罚代管,这事已经有两年之久,不能不令人愕然。更让人吃惊的是:她对学生罚款,毫不避讳,都是在家长群里堂而皇之地进行,家长对此恐怕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吧?

6.webp.jpg

 教育是神圣的事业,校园是洁净的场地,教师不应当走歪门邪道,把教育做出生意,把学生当成摇钱树。

 笔者觉得,当地教育部门“通报批评”的处罚是不是有些轻泛,应该查清丁老师的罚款,如果数额较大,可以对其师德评价一票否决。

 这样的教师,脑子里恐怕只想着如何增加罚款,而没有心思教学了,家长朋友,如果你家孩子也遇到了这样的老师,请勇敢地说“不”!

注:本文转载自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