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广东揭阳讯(文/薛小娜 李来发 图/巫利生)眼下,正是一年桑葚果成熟采摘时节。走进广东省揭西县灰寨镇 “紫缘桑巴”桑葚园,只见桑树郁郁葱葱,桑叶下黑红相间的桑葚颗颗鲜嫩饱满,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味道,令人垂涎欲滴。
园主杨柳生说:“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工作之余,人们更喜欢在闲暇时间去亲近自然,体验采摘的乐趣,我们这里周六周日来采摘的人最多,收益很不错。”
在现场,三三两两的游客相伴而来,手提着小篮筐,在大棚内来回穿梭,在嫩绿的叶子中寻找、采摘着成熟的桑葚。
“在朋友圈看到朋友来灰寨镇采摘桑葚了,今天专门带着孩子来采摘,味道确实不错,平时上班忙,周末带着孩子出来体验一下采摘的乐趣。今年桑葚长的挺好的,也挺甜的。前来采摘的殷女士说。
杨柳生告诉我们,像殷女士这样慕名而来的市民很多,有的市民在节假日会带着孩子一起来采摘,园外停满了车。“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达到100多人,春节前很多市民趁着桑葚刚上市,早早就跑来尝鲜了。春节过后,天气这么好,采摘草莓的人也很多,有时一天营业额就有5千多元,远远超出传统桑蚕的价值。”
说起创业,杨柳生感慨万千。种植桑葚之前,杨柳生开过药店,办过毛巾场,当过村委主任。外出务工,赚取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老人、小孩也没人照看。2017年春节,杨柳生回家时,看到家乡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脱贫攻坚,了解到家乡好多同龄人,靠好政策土里刨金鼓起了腰包,毅然决定回乡创业。
流转土地、引进4个品种,循序渐进进行种植,种下1亩桑葚,就这样,杨柳生的“紫缘桑巴”果园正式成立了。一个不懂农业的“门外汉”在灰寨镇向阳村开始编织起自己的农业梦。
“要种好桑树,不能完全凭老办法和老经验,要勇于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下定了决心,杨柳生就开始注意搜集各地关于种植桑树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从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寻求技术指导和帮助。我越发觉得桑树科学种植,错时上市,市场上绝对会受欢迎,真的是有利可图。”杨柳生从潮阳学来了技术,自己又通过嫁接得到优良的品种,边做边摸索,一步一个脚印,攻克一个个难题,技术渐渐熟稔,经营耕地面积达18亩。凭着过硬的种植技术和辛勤的付出,栽植桑树的第二年,就见到了效益。
“若是只走销售这条路的话,额外的成本还是很大的。”杨柳生说,自己一开始就考虑到人工、运输的费用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伴随着生态采摘休闲旅游方式的兴起,杨柳生敏锐地嗅到其中蕴含的无限商机。
“仅仅发展桑葚是远远不够的,很难以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杨柳生将心中的算盘和盘托出:“桑葚从头到脚都是宝,果直接吃,树根拿来泡酒,桑叶拿来做菜、做茶等,桑葚的一系列产品功效都很好,对人的身体也有很多好处。”目前,杨柳生一方面努力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以桑葚现场采摘为亮点吸引游客;另一方面利用生态绿色桑果成功酿造出 “农家紫酒”;还研发出潮州特色炒制桑芽茶,创立专用商标“拓创”,成为广东省第一个桑芽茶产地。
“紫缘桑巴”有特色,很容易脱颖而出。更让人兴奋的是,发展农业的东风正吹进广大农村。“现在,从中央到灰寨镇都在发展‘乡村振兴’,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我看农业更有前景了,在灰寨镇发展农业越来越有搞头了。”杨柳生自信满满地说。(责编/韩富刚 吴岳生)
《三农之声》新疆玛纳斯零距离讯(朱文斌 赵蓓)今年以来,玛纳斯县按照应建尽建原则,鼓励农牧民拆旧建新,全力推<[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玛纳斯零距离讯(朱文斌 张海洋 商志刚 孟柏严)今年,玛纳斯县按照“农旅融合”、“文旅融合”<[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呼图壁县零距离讯(李存玲 王永青 廖冰雨)6月1日,呼图壁县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工作推<[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通讯员 张浩川 杨文昭 陈星龙 汤灿 梁奕)“初夏时节风光好,芍药花海游奎屯”。5月<[详情]
《三农之声》北京讯(李玉磊 李铭)4月23日上午,《全民健康大讲堂》工作委员会顾问李世伟,副主任兼秘书长李乾<[详情]
12月28日,“中国健康好乡村”大型健康生态产业项目京北长哨营项目 “文化营”在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大沟<[详情]
杨堤村一景 心连心农业示范园 《百姓中国周刊》河南新乡讯(马丙宇 刘亚<[详情]
中国农村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和重要环节——乡村振兴。如今,各种资源要素向乡村汇集,乡村振兴步伐加快。<[详情]
编者按: 6月1日,我国第一部直接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