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5年07月09日 17:24:48 星期三
首页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广东潮州发挥土地资源最大效益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时间:2021-01-15 23:12 |编辑:三农之声|

《央视三农之声》广东潮州讯(李正江 温锦胜 通讯员 温月云) “我以前这里有五分田地,没有种植荒废了,现在按每亩1000元出租出去,我一有空就来这里打工,一天有100元收入,看着我和别人共同耕作的各类黄皮椒、螺丝椒、线椒、青椒长势喜人,硕果累累,心情也很好”。一大早,年近六旬的潮州市联饶镇后葛村村民陈惠爱就到该村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采摘黄皮椒时如是说。

图片5.png

 这一变化源于后葛村实行的土地流转。潮州市联饶镇后葛村位于黄冈河下游,全村耕地面积 1100 亩,近年来,该村创新土地流转发展模式,把分散到户的土地经营权集中起来,因地制宜发展大棚蔬菜特色产业。据后葛村党总支书记谢孝森介绍,该村原有土地分配模式分配到户,加上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便,以前是以果树经济为主体地位,因为年轻人外出打工,年老的没办法种地,现在通过正绿公司来种植大棚蔬菜。以村经济联合社作为主体,后葛村集约整合全村的耕地资源,通过“公司经济联合社+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运作模式,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提高蔬菜经济效益。接下来,该村将立足本村农业发展的实际,继续探索农业与旅游、餐饮、服务行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理念,充分应用互联网平台,合理调整产业发展布局,把特色产业做强做大。

图片6.png

 联饶镇地处闽粤交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有“闽粤大温室”之称,从事反季节蔬菜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近年来,联饶镇积极鼓励各村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走标准化生产之路,现已形成后葛、下寨、胶墩三个大棚茄果类蔬菜主产村,全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流转土地总面积超1.9万亩。

 饶平县正绿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董事谢惠平正是看中了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通过土地流转,投资建设大棚蔬菜种植500亩、山地果树种植600亩。目前,通过引进新技术的管理,跟水肥一体化,正常今年1亩的产量是1万斤左右,就今年的行情1亩的收益可达3-5万元,除去成本、劳力、雇工、所有的基建,1亩公司可赚1万元左右。

图片7.png

 联饶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谢灼波介绍说,该镇以大棚蔬菜产业为主导,发挥土地集中经营优势,充分调动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规模发展的积极性,通过先进技术、现代化生产设备、企业化管理,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基地。碎片化土地连片开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在联饶镇潮刘村,当地将原先分散在30多户人家的零散土地统一流转起来,集中种植溪黄草,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如联饶镇潮刘村村,原来该村有一片地是低洼地,如果下大雨就会被浸失收,以前是村民种水稻,后来通过村协商后转给村发展扶贫产业。如潮刘村约80亩的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由饶平县东潮中草药种植合作社负责日常经营、广东建鹏南药种养有限公司负责种植技术指导和产品回收,由于科学管理,溪黄草迎来好收成。每斤目前卖给他们是1.5元,前期适时采收,每亩差不多4000斤的产量,第一批种植总体收入是17.9万多元。

图片8.png

 近年来,潮州市按照“合理布局、形成规模、彰显特色”的思路,紧紧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因地制宜走多种联合、合作方式流转以及相对集中、连片开发经营之路,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带动建成一批规模优势产业基地。如玉瑶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湘桥区省级佛手果产业园、饶平县5000亩南药基地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蓬勃发展,联结带动农户超17万户。依托土地流转后形成的规模化生产基地,这些示范性农业主体引领农业产业发展,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民增收,也为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夯实了坚实基础。(责编/杜俊速)

注:本文转载自央视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 评分: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热评话题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