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单个村子发展太薄弱,需以镇域思维打造产业强镇实现乡村振兴

时间:2021-01-14 23:58 |编辑:三农之声|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是乡村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是解决乡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但是只靠一个村子、或者各自单打独斗很难发展起来,而农业产业强镇恰是能将各村子联动起来发展。如何做?跟着地道农旅地道君一起来了解下吧!

580×387

  一、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农业产业强镇,其实就是在一村一品示范村微型经济基础上,经过一村连数村、村村连成镇,形成了一镇一业小型经济圈,抱团发展,上联县城、下接乡村、内聚要素、外拓市场,产品小而特、业态精而美、布局聚而合,发掘当地特色资源,吸引资本聚镇、能人入镇、技术进镇。

  那么如何将村子联合起来发展农业产业强镇呢?这就需要镇域全面统筹乡村振兴,引入企业主导发展,带动村民主动参与,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格局。

  宏观层面需要县镇两级政府对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实施意愿强烈,组织领导机制健全,在土地、财政、金融和人才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并择优确定一个或多个主导农业产业,形成一村一策,全域发展的格局。

  微观层面一是需要对镇域的村子进行分类,对于产业和各类资源相对好,村民积极想要发展的村子,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梯队,发展起来一批,起示范带动和可复制样板作用;资源条件一般,看到第一梯队发展起来想要积极加入一起搞乡村振兴的村子作为第二梯队;资源条件不明显的村子主要是进行提档升级,环境改造或是植入产业和内容,并作为第三梯队。依次发展,并从交通干线和产业的上、中、下、游关系等,将村子从点、线、面联结串联成珠、连线成面,最终以主导农业产业为纽带,抱团发展为农业产业强镇。

580×387

  二、产业强镇,发展模式

  那么农业产业强镇又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呢?主要有以下六种模式:

  强化基地建设型农产品,品质为王,品质是根本。因此,需要加强现代化、标准化农业基地建设,从源头强化产业基础。并通过高标准基地建设推动规模化经营,提高产业知名度和产品品质。

  加工物流带动型农产品加工作为全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既能反向促进生产端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和增加生产规模,又能使农业上下游相关产业、环节有机融合。因此,在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中,一方面要加强物流仓储等物流体系的建立;另一方面需要挖掘农产品在食用、使用、文创、康养等多方面的功能价值,对接市场需求,研发更多的衍生产品,有效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带动社会投入型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是一项政府统筹、多方参与的共建共享工程。政府部门主要牵头提供扶持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社会资本、资源、技术、人才等产业发展支撑要素陆续进驻,方能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同时也需要村民的积极参与,多方共同发展,才能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创响特色品牌型 塑造品牌是农产品溢价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需要构建起品牌强镇、品牌强农战略,注重三品一标的认证与管理,注重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和营销,以统一品牌进入市场竞争,以便快速打开知名度和抢占市场份额。

  绿色循环发展型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与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在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延伸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以及加强质量管理和品牌运营服务等项目上是相辅相成的。具体来讲,一方面是需要将农产品吃干榨净;另一方面,发展生态循环立体产业链。

  产城融合发展型 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是建设农业产业强镇的重要目标。因此,需要注重主导农业产业与城乡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发展、需求对接,最终实现资源共享、链条共建。

580×387

  总之地道农旅地道君认为,农业产业强镇发展模式多样,本质还是从一二三产或产业上中下游角度出发,因此镇域的乡村振兴可根据每个村子的实际情况发展一产或二产、三产,最终通过点、线连接成面,打造农业产业强镇。

注:本文转载自百姓中国周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