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

小积分打出乡村治理组合拳 乡村形象好加分

时间:2021-03-24 17:10 |编辑:三农之声|

34fae6cd7b899e5128dd84cabafde23bc9950d7b.jpg

 村民以积分换取生活用品

 3月22日,在千山区獐子窝村的“8890善治银行”便民超市内,村民赵洪林正在用“四叶草”勋章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搞好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义务巡逻、垃圾分类都可以攒积分,还能兑换生活用品,真是两全其美呀。”赵洪林高兴地说。

 獐子窝村曾经是一个组织软弱涣散、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庄,现如今以村级事务管理积分制为“杠杆”,撬动了乡村治理改革难题,让獐子窝村不断“加分”,“积”活了农村生产力,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到有,走出了一条脱贫摘帽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近日摘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

 獐子窝村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点开展网格化管理,确定积分制管理内容,制作乡村治理积分“四叶草”徽章、“乡村治理积分台账”,将兑换积分的“善治超市”建在8890幸福驿站内。村民参加义务巡逻、垃圾分类、除草等每次加2分;参与村集体经济劳动每次加5分;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扣10分……积累相应额度的“四叶草徽章”,到“善治银行”中兑换所需的物品。村里还为每一户建立了“乡村振兴”档案袋,分门别类对家庭成员的积分情况、好人好事、发展贡献、工作成绩、不良行为等进行记录,年底进行张榜公示,让村民又晒成绩又比照镜子。这样既影响了“钱袋子”,又影响了“面子”,有效规范了村民行为,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生产和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小积分打出的乡村治理“组合拳”,让美丽乡村“活”起来,村民由“站着看”变成了“争着干”,村里环境由“无人管、管不全”向“全村管、自觉管”转变。村庄美了,产业旺了,邻里团结互助,村民自觉离开酒桌、牌桌,自觉参加村里的志愿服务,爱上了技能学习、守法致富,适时推出的“积分制+N”模式,让村民的幸福生活有了新起点。

 獐子窝村还着力健全基层自治机制,推进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村民小组“微自治”形式。行之有效的积分兑换激励机制,共建共治共享的行动,构筑起了乡村治理的最大“同心圆”,打造了群众幸福和谐的“共同体”,同时也不断发挥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在基层治理中,引导群众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提升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使獐子窝村成为一个民风淳朴、团结和谐、环境优美的幸福村,并先后获得“辽宁省美丽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殊荣。

注:本文转载自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