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乡贤新风

乡贤新风

东湖评论:用好退休乡贤能人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1-03-24 19:35 |编辑:三农之声|

 要鼓励支持城市离退休人员告老还乡,助力乡村振兴。当前,中国每年有数百万城市离退休人员,他们既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有资金技术和人脉资源,还有回乡创业和颐养天年的乡愁情怀,是乡村振兴的宝贵人才资源。

 退休乡贤能人回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为我国乡土社会的自我循环奠定了基础。随着时代变迁,这种循环不知何时被打破,因农村条件相对艰苦,乡村人才通过读书、考学、打工、经商等方式进入到城市,乡贤能人很少再回乡村。

 落叶归根,是正常的生态循环。退休乡贤能人回乡,可以发挥余热,回报家乡培育之恩,可以传承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有利于实现乡村的传统自治,降低整体的行政成本。美丽中国,需要城市繁荣昌盛,也需要乡村生机盎然。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支撑。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乡村振兴就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在新一轮土地改革完成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将逐渐被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取代。机械化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机器人摘黄瓜、云端放养管理、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等“互联网+”的农业应用层出不穷,吸引退休人员、乡贤能人回乡显得更为紧迫。

 众所周知,一些退休干部、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在离岗前大部分都是单位上的“专家”“能工巧匠”,有着丰富的实践经历和人脉资源。回到农村,他们也是重要人才资源。如果能够用好这支队伍,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便有了更坚实的保障。在乡村振兴中,孙吴县青年农民王跃龙在老支书王新山的帮助下,成立了孙吴县哈屯天马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整村搬迁、发展产业等形式,推进开发工作;北安市二井镇建华村青年农民高明在原党支部书记边兆光帮助下,成立了二井镇益泽大豆种植合作社,2018年在春涝、夏旱以及大豆、玉米粮食价格降低的前提下,纯收入达到180万元。

 当前,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城市离退休人员,当中有不少人愿意回归田园。如何让他们回乡后在故乡的土地上发挥余热,参与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快制定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做好退休人员、乡贤能人与乡村现有人才之间的制度衔接,解决退休人员、乡贤能人回乡的后顾之忧;地方政府部门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重视退休乡贤能人回乡工作,搞好基础规划和建设,在医疗、教育、现代农业、生态环境等领域提供更暖心的服务;坚持立足实际,深入调研,广泛听取乡村干部群众意见,不断实践完善、增强退休乡贤能人回乡的群众基础和可行性操作。

 广袤农村,人人可期,人人可为。退休乡贤能人是一笔宝贵的人才财富,发挥引领作用既是人才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对人才的充分尊重。广开贤路、广纳英才,让退休乡贤能人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注:本文转载自荆楚网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