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乡贤新风

乡贤新风

曹殿政:树立时代好村风 振兴家乡当先锋

时间:2021-03-21 10:32 |编辑:三农之声|

 离开家乡三十多年了,最近的一次回乡探亲,让我感悟颇深,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图片1.png

 农村,曾经是一度是脏乱差的落后代名词。我的村子,也曾经和我国千百万个农村一样的,有过不堪回首的许多年。

 1982年,我有幸考上了大学,一下子从乡下人,变成了城里人。在古代来说,算是金榜题名、鱼跃龙门了。初次的走出家门,走进了首都大城市,一切的都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城乡天壤之别了。

 在曾经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实行的是集体所有制劳动,每个生产队为单位,土地是集体的,人也是集体的,劳动也是集体的。这种社会主义的方式,在解放初期的时候,确实发挥了积极的先进作用,经过文革之后,人们的心被搅乱了,土地的收成就一年不如一年,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问题成了大问题,多干也体现不出多得,少干也体现不出少得。总之是个大锅饭平均主义。这种环境下,不懒的人也养懒了。农民的温饱问题都难以保证了。

 看到这种情况在中国农村成了普遍性,刚刚解放出来不久的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他说,要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78年12月23日,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1980年的一次会议上,小平同志公开肯定了安徽小岗村的大包干做法,发出了农村改革的强烈信号。由此,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幕轰然拉开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了最后的时刻,一个叫韩建方的城市青年,积极响应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安家落户到了我们村,那时候,县里组织了军乐队和解放牌大卡车,送韩建方同志到我们村,我们村里到处张贴着:向韩建方学习、向韩建方致敬的大红标语,我当时作为小学生,站咱村头的道路两边夹道欢迎,如今回想起来,那是一个多么令人激动的场景。

 在韩建方同志的直接指导和参与下,1976年,我们村有了自己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当夜幕降临,街的正当中,摆上一张大方桌,电视放在上面,拉开像两个翅膀的天线,咔吧一声打开电源,一个个喜人的节目就呈现在了大家伙的眼前,那时候,对于几乎所有的农村人来说,电视是个什么玩意儿都不知道,往往的是把它和电影来对比。

 再后来,在村干部和韩建方同志的多方努力和协调下,村里建立起了第一个村办企业——汽车配件厂。生产汽车用的螺栓螺母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那个时期,村办企业还是寥若晨星的。更多的农村还是依靠二亩三分地和老天爷吃饭的。

 经过安装、调试、试生产,车床、冲床、锯床等一台台设备轰隆隆齐鸣,曾经世世代代拿镰刀锄头的农民,拿起了卡尺、操作起机器,一个个崭新锃亮的螺栓螺母被生产了出来,由于市场紧俏,经济效益逐月攀高。接下来,由于产能的提高,电力紧张成了问题,依然是在韩建方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一台庞大的柴油发电机组建了起来,虽然声音震耳,但除了工厂的用电解决了之外,家家户户的电灯,不再会因为限电而一会儿亮一会儿灭了。在这之前,虽说家里有了电灯,但煤油或者蜡烛是要必备的。

 在有了村办企业后的那几年,村里嫣然成了三里五村的羡慕的对象,要是能够在厂里当个工人,那神气的派头就别提了。可好景总是不长。文革结束了,上山下乡运动一会儿结束了,韩建方同志也回去了。当时的村干部,在工厂的生产、销售等管理上缺乏经验,几年下来,好端端的一个集体企业就走到了关门。村子曾经的辉煌不再了,重新又回到了过去的老路,村里风气开始走向了歪的方向。

 由于土地分到了各家各户,村办企业又关门歇业,村子的时任干部有没有力挽狂澜的魄力和能力,电力紧张又回到了从前,村民养殖户牲畜被盗现象时有出现。村里经济一落千丈。没有人再为这个曾经令人羡慕的村考虑了,大家伙都在考虑自己的小家的小九九。村里成什么样与自己无关。

 时间回到了十多年前,一个人的出现才让这个混乱不堪的小村开始了改变。他就是曹殿印,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

 看着一个好端端的令人羡慕的先进村,一夜之间变成了这样的难堪,曹殿印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状况下,他毅然决然的挑起了这副重担。

图片2.png

 要想改变,首先是观念。对于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观念不转变,什么也不好干。曹殿印就挨家入户的做工作,给大家讲村里如何规划,如何发展,如何让大家过上幸福的好日子,虽然,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可对于朴素的农民来说,你拿不出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让大家信服,还是没有用。为此,他和曹守刚干部一道,测量每一个角落,规划一个个蓝图,给全村人描绘美好的明天。

 当干部就要带头干。这是曹殿印的口头禅。他说,既然当了这个小芝麻官,就要千方百计维护全村人的利益,在一个时期,偷牛贼最猖獗的那些日子,他亲自和大家伙蹲守布防,终于将这个盗窃团伙彻底制服,还了全村人一个祥和安康。

 为了发展经济,支撑村子建设,他带领大家建起了禹新化工和九口豆业两个村办企业,在建厂初期,他和干部职工吃住在厂里,没白天没黑夜的和大家一道干,一起闯市场搞销售。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带领下,两个企业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即为国家上缴了税收,也为村民增加了收入。也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增添了后劲和活力。

图片3.png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在曹殿印的带领下,一个崭新的幼儿园和小学建成了,孩子们在安全舒适的院子里玩耍,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家长们都是一百个放心,一千个安心。每逢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曹殿印会提前联系远在外地的曹庄游子,一起开个座谈会,谈学习,谈教育,谈理想,给正在上学的孩子们树立榜样,也顺便把外界的信息带给村里,为村里规划发展献言献策,此项举措,坚持数年不间断,赢得了全村人的拍手称赞。都说,这是正事儿,也是大事儿。曹殿印经常说:教育出人才,只要从我们村出去的人才,无论他身在何处,将来都会为我们村发展提供帮助和力量的。

图片4.png

 规划,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推进,十多年过去了,在我这次回家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那个展现在我眼前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那个三十多年前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吗?规划一新的街道道路,平坦开阔的文化广场,一栋栋二层小楼并排站立,天燃气接到各家各户,厕所改造标准规范。绿化美化喜气迎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骄傲。

 企业发展添实力,文化发展树新风。在曾经的黄河故道上,在美丽的中原大地上,一个光彩夺目的新农村,以她耀眼的身姿和炫目的色彩,在告诉人们,小康不再是梦,幸福不再是空,有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和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基层干部,全中国乡村的伟大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会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文/曹殿政 责编/曹道伟)

注:本文转载自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