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乡贤新风

乡贤新风

海宁积极弘扬乡贤文化 以乡贤引领文明新风

时间:2021-01-17 17:20 |编辑:三农之声|

2015年1月13日先锋村设立乡贤善行义举榜。

海宁市为纪念乡贤蒋百里而建的“百里梅园”初步完工。

万星村设立乡贤善行义举榜。

仲乐村民向乡贤周希俭赠送“洛溪乡贤、心系桑梓”锦旗。

       近年来,海宁市坚持“立德”为先,广泛开展各类贤人、能人、模范的选树和帮带活动。一年来,通过文明创建主题牵引,大力开展如“全球‘金庸迷’聚海宁”等交流活动,逐渐形成了潮乡特色的乡贤文化氛围,吸引并带领越来越乡贤人士返乡促发展,引领文明新风。

   最美系列评选 挖掘当代乡贤

   海宁市建立了市、镇(街道)、部门、村(社区)四级最美选树机制,开展最美企业家、最美(村镇名)人、最美创业者、最美遵规守约户、最美村干部、最美新居民、最美孝星等系列最美评选,突破了思想道德范畴,挖掘出一批自尊自强、尊老爱老、助人为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各方各面的乡贤。

   乡贤文化走进礼堂 核心价值观落地开花

   各村、社区利用道德讲堂、文化礼堂这个平台,让乡贤文化进讲堂,把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的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现代“新乡贤”请上讲堂,让机关单位、各村党员干部以及群众在互动参与中感悟、认知、接受。海宁市成立“乡贤宣讲团”,截止目前共宣讲120多场,现场观众达5000多人次。许多乡村贤达还把乡村新人新事新风尚,用民俗文化等形式,自编自导自演,吸引了四乡八里的群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入耳入心入脑。

  有形载体无形引领 乡贤文化让乡村更美丽

  在基础较好的村社区推动农民公园和农村文化礼堂(文化中心)建设,组织设计文化墙,建立“崇德尚贤栏”“善行义举榜”,营造浓厚的崇德尚贤氛围,把乡贤文化和乡贤精神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化载体风。同时,建立“乡贤荟萃”展厅,作为展示乡贤文化的主阵地。依托乡贤推动中心工作。2016年春节,海宁邀请乡贤们回乡走一走,看一看,为故乡未来发展献计献策。据统计显示,上年春节全市共召开各类乡贤座谈会(茶话会)95场。

   此外,海宁市还充分发挥新乡贤在捐资助学、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等中心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发动他们捐资捐物、拓展人脉。如斜桥镇仲乐村“周希俭公益基金”关爱困难群众等,充分激励了海宁籍乡贤人士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形成乡贤文化纽带成为社会文明建设推动力。(海宁市文明办 图片据网络资料)

注:本文转载自央视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