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三农精博

三农精博

农村“妻跑跑”比例猛增:女性对生育机器的反击,成为问题的根本

时间:2021-02-17 22:04 |编辑:三农之声|

 在传统重男轻女的观念趋势之下,在我们国家的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农村里面,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所以,不少嫁到农村的女性,很多都会出现在家“待不住”的现象。不少人都会称这种现象叫做“妻跑跑”。

 女性嫁到农村,生了孩子之后,需要在家带孩子、照顾老人,做家里面的各种家务活。于是,在不久之后,很多妻子都用各种各样的借口逃出,再也不会到曾经的家中。

图片66.png

 如同小凌,便是这种“妻跑跑”的典型范例。小凌,虽然也是农村出身,家里面条件也不够好,所以她小小年纪就外出打工。

 但没几年,父母就让她回家,相亲、结婚。一开始,其实小凌也是不乐意的,但抵不住家中父母的软磨硬泡,终于还是嫁给了邻村的一位青年。

图片67.png

 结婚一年之后,小凌生下了孩子,还是他们家里期盼的男孩。公公婆婆都非常高兴,但因为孩子出生之后,家里面的开销突然就增加了不少。

 于是,丈夫只得外出打工。那么,这时候,家中剩下的就是小凌、她的孩子,以及公公婆婆。

图片68.png

 自然而然地,作为青年一辈的小凌,也就成为了“全职主妇”,上有老下有小,每一位都要照顾到位,而且每天重复又不间断的家务活要做。

 这样的生活,确实是让小凌厌倦,也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再加上小凌与她的丈夫,并没有感情基础。

图片69.png

 于是,小凌就想要外出工作,逃离这个家。一开始,小凌确实也是跟婆婆说,自己要出去打工,但婆婆自然是不答应的。

 儿媳妇外出打工,那这个家里面的事情,谁来做?他们一家花了多少钱娶了一个媳妇,这不就算跑了吗?

图片70.png

 但后来,在想了无数个法子之后,终于以回娘家为借口,逃离了出来。即使数天之后被发现了,但也已经来不及了。

 农村的这种“妻跑跑”现象的比例确实是一直猛增,这种方式,虽说有用,女性确实是在反抗,也的确是实践了,但有力却无情。

图片71.png

 在很多农村,这种“妻跑跑”的现象,确实是非常多,有些是带着孩子一起逃走的,有些则是把孩子扔给了公公婆婆,自己独立离开。其实出现这种现象,也是有几方面的原因的。

 1、丈夫让妻子看不到希望

 家庭收入比较少,生活困难一些,其实并不是导致夫妻之间感情出现裂痕的原因。

图片72.png

 在“妻跑跑”的这种现象中,我们看到在这样的一个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家庭中,丈夫把照顾家庭的重担丢给了妻子。

 让妻子在家中受苦受难,但却只能是忍气吞声。在这样的情况下,妻子看不到跟这家人继续共处的希望,看不到一个成为自己丈夫的陌生男子对自己的理解与包容,自然会想要逃离。

 2、妻子不甘心做全家的佣人

 在一个家庭中,通常的模式就是“男主外,女主内”。尤其是在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这种模式更是根深蒂固。

 而在这其中,男女双方并没有真正的爱情作为基础与支撑。所以,一旦妻子在这个家里面被当成了“佣人”一样来对待,那么,自然会因为不甘心为成为“妻跑跑”。

图片73.png

 作为“妻跑跑”的妈妈们,因为自己的一意孤行,让自己逃离了原本的生活,却给孩子带来了不可弥补的伤害。

 那么,独自逃跑的妈妈,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

 1、孩子生下来就成留守儿童,安全感无从建立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留守儿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对象。在孩子年幼的时候,身旁经常没有父母在身边,那么,他们最初的依赖可以寄托在谁的身上。

图片75.png

 外出打工的爸爸,也许会定期回家一趟,看看自己的孩子,但逃离家庭的妈妈,还会再次见到自己的孩子吗?

 应该不太可能了。于是,本应该来自于妈妈的安全感,孩子实际上并没能得到。

 2、家庭残缺,孩子的教育无人重视

“妻跑跑”现象的再次出现,必定会让一个家庭从此“残缺”。爸爸在外工作,已经是长时间没能在家陪伴自己的孩子了,可妈妈还离开了自己,从此再也没有音讯。

 这对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大的创伤。

 而且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是教育的关键期,孩子在这个时候,没人教育,对他往后的成长,的确是非常不利的。

 总结:

 这种“妻跑跑”的现象,也许就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无奈。在一些落后的地区,思想观念与现实生活导致了这个地区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

图片76.png

 不过,随着社会一步步发展,民众的观念更新换代了之后,这种“妻跑跑”的现象,也许就会慢慢得到解决。

 希望男方和女方是因为情到深处而决定组合成家庭,而不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夫妻双方感情的牢固,才能够让孩子、让整个家庭的生活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注:本文转载自央视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