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三农精博

三农精博

德孝中华公益记者九龙潭采风一日行曁授牌仪式活动圆满成功

时间:2021-08-15 19:46 |编辑:三农之声|

      《三农之声》河北唐山讯(赵晓亮 刘婷曦)2021年7月22日,《德孝中华周刊》全国外联副主任唐远亮带领唐山公益记者,前往承德市兴隆县九龙潭自然风景区采风一日行,并授予德孝中华公益记者采风基地牌匾。参加本次的公益记者有周婷婷、高世杰、高红杰、刘婷曦、赵晓亮、叶利雪等20余人。

600×400

九龙潭景区

      九龙潭自然风景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曾是清东陵"后龙风水禁地"的后封山,山上为半原始森林次生状态,有"京东绿色宝库"的美称。

600×337

      纷纷把代表自己愿望和祝福的红丝带系上

600×337

     这里山高林密,峰奇石秀,峡谷纵横,溪潭珠联,曲径通幽,景色宜人。春季:春风送暖,万木争荣,山花烂漫,胜似世外桃源;夏季:千瀑飞泻,绿树成荫,凉风习习,犹如人间仙境;秋季:赤橙黄绿,硕果累累,秋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冬季:山舞银蛇,银装素裹,冰川玉瀑,万树"梨花",更是赏心悦目。

600×336

山间溪流

600×337

       这里已经是九龙潭风景区了。相传在远古时代盘古氏开天辟地后,身化日、月、山、河等万物时化有巨龙,居于沧海中龙窝,并生有一女九子。后来由于沧海变桑田,大海东移,龙王在随海东行前不愿自己的子女们一路劳顿,并且九子未修成真正龙形之前也不能全部随行,就在龙窝外开辟了九道龙潭为儿女们居住,并以自身之鳞化出鳌、羚、鹰、鱼、虾、蛇等动物守卫在龙潭左右,一直守卫至今。传说虽虚,不过现在确有龙窝村、九龙潭为据。兴隆县的确在史前曾没于大海,为古辽海。今县城南3公里处红石砬村周围的"红石砬",经地质学家鉴定确实是海底沉积岩。

600×337

蓝天白云

600×337

峡谷通道

600×357

公益记者代表

600×400

景区打卡点

600×333

       九龙风景区主线分羚羊峡谷区、九龙潭峡谷区、老君洞峡谷区和一处奇观"太极八卦井"。景区内人文景观历史悠久,龙的文化,神的传说自成体系。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形成了景区内刀劈斧削的大峡谷,使该景区以山、石、林、水潭著称,为京东一绝。景区内山高林密,峰奇石秀,峡谷纵横,溪潭珠联,曲径通幽,可谓奇、秀、险、幽兼备,神秘迷人。

600×337

丰富的晚餐

600×336

丰富的晚餐

600×347

景区高世杰为丰润公益记者敬酒

600×450

      承德九龙潭正式授牌为《德孝中华公益记者采风基地》,九龙潭景区高世杰介绍“九龙潭景区在4月春天时节正是樱花盛开的时候,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景区内动物繁多还是野生猕猴重点保护区。景区入口处接待中心有标准间40间,可以容纳80人住宿、200人同时就餐,山庄餐厅以独特农家风味为主,可以同时接待旅游团队和散客,并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娱乐活动。欢迎德孝中华的公益记者多来九龙潭采风,凡持德孝中华周刊的公益记者将免门票进入及更多的优惠政策。”

600×400

授牌仪式合影留念

    《德孝中华周刊》面向全国民众及世界华人、华商、华侨,凝聚、传承、弘扬、创新“爱国、感恩、德孝、修身”德孝文化理念的公益类传播平台。为了加强《德孝中华周刊》公益记者的写作能力,拍摄能力,特联合全国的景区,红色文化基地,博物馆等景区成为《德孝中华周刊》公益记者采风基地。所有《德孝中华周刊》公益记者采风基地的景区将对持有德孝中华公益记者证的公益记者免门票及更多的优惠政策。(责编/唐远亮

注:本文转载自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