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鹤鸣
“借调就像一场赌博,赢了迈向更高机关,输了只能从头再来。”一位曾长期被借调的基层干部向小组透露自己的心声。
借调,在上级机关看来,重点是“借”,借编制、借骨干、借力量,也可以近距离考察干部。而对基层干部来说,重点是“调”,意味着更高的平台、更大的舞台、更光明的前途。
但相当一段时间里,本级培养出来的基层骨干经常被上级机关借去熬夜加班,对被借调的单位和个人来说,仿佛“身体被掏空”,更让人无奈的是,最终能留在上级机关者凤毛麟角,借调干部只能叹一声:“借调借调,借而不调。”
借调可以看成是基层干部非常规的流动,本可以是一种多赢的局面。上级机关可以借助下级力量,完成一些突击任务,也可以通过压担子考验借调的基层干部;基层单位派干部去上级单位锻炼,不但是培养干部的有效方式,也利于上下级业务沟通。对于被借调的基层干部来说,无论最终是否留在上级机关,个人的能力素质、眼界见识等都有可能得到提升。但现实中,一些借调太过随意甚至常态化,令很多借调干部和基层单位苦不堪言。
很多借调的基层干部在借调前对上级机关心向往之,希望在更高平台上施展才华,经常是脏活累活一起干,甚至端茶倒水、收取快递这样的力气活都抢着干。经过一段时间的借调,不少人能力素质、思维视野都上了一个台阶,个别优秀者还会承担一些重大任务,但到了分发福利、领取津贴、年终评奖、晋级调职时,往往两头都不沾。一些长期借调的基层干部,忍受着两地分居、加班熬夜,时不时还要被“红头文件”清理回去几次,有的人回去后还发现,原单位的领导同事换了新人,自己也被边缘化了,“里外不是人”。
基层的岗位往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借调人员不在岗,却占着编制,这部分工作要么也从别处借调人来干,或者就交给其他人兼顾负责。而且,上级机关都是掐尖,要的是能攻坚的精锐力量,这些最能干的被借调走,原单位很多重要工作就缺少了好手。而且借调不仅发生在行政机关之间,一些学校、医院、国企等单位同样有人员被借调的情况。有组员告诉小组,一位文笔不错的老师被县里一个单位借走,结果打了几年杂,编制没解决,评职称也耽误了。
借调是一种灵活的用人方式,如果用来考察选拔优秀干部或者突击完成重大任务,无可厚非。但在实践中,由于上级对下级,特别是一些强势部门,往往领导一个电话就能开口要人,有的为了应付检查,还将借调程序改头换面,成立一些临时小组或者办公室,“名正言顺”地借人。有的单位长期从基层借调人,甚至“临时的干活,在编的休养”。还有的为了出成绩,借调人员上来搞一些“亮点工程”、“面子工程”,反而滋生了不少形式主义,把本就缺人的基层折腾得够呛。
这些随意性借调、非必要借调,增加了基层负担,还可能借机安排“关系户”,滋生用人腐败。
借,要借得规矩,无论是上级因为重大任务想要借人,还是下级出于培养干部、加强沟通的需要想输送人,都应有一套规范程序,完善“能进能出”的机制。调,要调得干脆,不同级别的单位可以设定相对应的考察期,期满就应给借调人员一个说法,借调干部不是“临时工”,是留下还是回到原单位,不能“两头不靠”。
基层一根钉,上面千把锤。在更多强调将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的今天,如果还是要不断从基层借调人员才能完成本级工作,那一些机关单位应该反思一下,是否有的工作本身就没什么实际意义呢?
近日,有网友发布消息称,2007年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农商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盗用身份<[详情]
《三农之声》山西大同讯(白雁香)6月27日下午,作为2023年山西省第九次旅游发展大会暨云冈文化旅游季配套活<[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疏附讯(张成学) 5月19日是第十三个“中国旅游日”当天,疏附县第一届天门山文化旅游节在木<[详情]
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劳动模范、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科技实业家、著名内病外治实践家来辉武教授,挖掘祖国具有<[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陈星龙 赵奇帆 梁奕) 近日,新疆奎屯市、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应急指挥<[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周永慧 郝婉琳)6月15日,记者走进位于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西侧的综合性体育运动主题游<[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和静讯(黄晓甜)6月13日下午,为广泛深入开展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立德树人的种子播撒进<[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零距离讯(李淑琴 刘帅帅) 近日,为进一步提升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质量水平,切实把全民健康体<[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范红英)“人在家中坐,骗子天上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诈骗活跃度爆棚,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