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农耕

农耕

“云泥融合”助春耕:农业技术上云,阿里技术下田

时间:2021-04-30 14:10 |编辑:三农之声|

  谷雨时节春耕忙。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育种种植、土壤保护、机械装备等农业技术云泥融合,呈现一幕幕新春耕图

600×400

  智能农机驰骋在川西高原上

  海拔4014米,比拉萨还高的四川省理塘县康呷村,不同类型的智能牛齐头并进,缕出笔直的纹路。6600亩的理塘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基地,2019年开始建设,种植、采收全机械化,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

  基地合作方、理塘县康藏阳光农牧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杨帆告诉记者,今年的春耕从4月10日持续到6月初,目前正在种萝卜,接下来还有草莓、黄瓜和小番茄。产自高原的蔬菜瓜果,因为口感好,通过盒马畅销成都、上海、深圳等大城市。

  阿里基地的春耕全部采用智能农机,当地农牧民亲切地称之为智能牛。它们各尽所能:拖拉机翻土,联合整地机平整土地,水肥一体化设备改良土壤,最后播种机上场。

  智能播种机搭载了北斗DBS导航系统,如同装上眼睛。设定工作区域、间距等参数后,它便能在驾驶员辅助下进行播种作业,效率是人工的300倍,株距误差在2厘米内。

  400多户藏族农牧民有了新职业。29岁的珍它,过去靠种青稞、挖虫草、打零工维持生计,现在是基地的农机手和采收组长。2020年他赚了7万多元,是4年前的6倍。

  种苗、化肥、农用机械、大棚农膜、畜牧用品……农民从线上购买。数据显示,淘宝平台农资市场规模超过百亿,每年提供超过1800万种农资产品。

  今年春耕期间,淘宝联合商家推出智能水肥一体机、太阳能无人喂虾船、鱼塘投料机等新型机械,并邀请农资一线品牌专家以直播形式为新农人进行农技服务。

600×450

  盐碱地种出优质小站稻

  农业机械化、数字化同步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技术不断融合。

  全球农化巨头中化农业MAP与阿里巴巴2019年启动跨界合作,共建数字农业基地,其中,在天津西青区王稳庄镇落地小站稻项目。双方探索的领域包括品种培优、农机农艺措施、土壤改良剂的研发、植物营养产品的优化和选择、上下水沟渠改造,等等。

  小站稻是清末贡米1999年成为全国第一个粮食作物地域性证明商标。它长于盐碱地,南运河水和漳河水带来的有机肥注入到盐碱地中,加上多达近200天的无霜期,形成一年只收一季的优质稻米。然而,随着水资源的紧缺,小站稻品质每况愈下,2000年后种植面积急剧下降。

  中化农业MAP天津分公司总经理陈伟介绍,土壤改良、智慧农业的应用,是今年春耕的重中之重。经过两年的技术改造,小站稻基地的盐碱地的PH值从8.5降到8.0,盐度从3‰降为1.5‰。此外,今年的种植面积从1.2万亩增加到2万亩,515日开始插秧,65户种粮大户参与。

  在企学合作方面,目前已有15位农业科学家携优品入驻阿里农业科学家基地直选频道,今年以来新增袁隆平院士的袁隆平大米、林顺权教授的五大枇杷产地鲜果。

  202012月,30位农业院士专家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共识: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共同探索未来数字农业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卫星遥感技术化解贷款难

一幕幕新春耕图背后,阿里巴巴大农业的重心正在转向农业最先一公里,通过技术进步推动农业升级,通过优质优价帮助农民致富。

云泥融合的探索、创新,为农业发展疑难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安徽省蒙城县种粮大户郁凯没有想到,在手机上圈了自己种的地,天上的卫星就能观测地块状况、作物类型等,几分钟时间,他就获得29万贷款用于购买化肥和租赁农具,还免2个月利息。

  今年,卫星遥感信贷技术首次运用于春耕,被引入安徽、山东、河南等种粮大省。20209月,网商银行发布农村金融风控系统大山雀,在行业内首次将卫星遥感技术引入信贷风控环节。

  农业上云、农货上链。

  春季茶叶飘香。在浙江,阿里云与安吉县笔架山农业高新区合作,试点建设安吉白茶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通过一块数据大屏,从茶园管理到茶叶流通,所有动态一目了然。

  云南的小包装蔬菜,今年首次上线孔雀码平台。孔雀码是云南省发改委、阿里云、蚂蚁链共同打造的全国首个省级区块链溯源商品码,一品一码全程溯源,确保消费者吃得安全放心。

注:本文转载自百姓中国周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