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第二届中国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2020年度非遗传承创新模范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
活动现场颁奖嘉宾和获奖人合影
本届论坛以“人类非遗传承、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围绕昆曲、京剧、中国书法、古琴艺术、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等4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开讨论,论坛旨在共建一个协力前行的平台,让文化强国战略落到实处,使得非遗项目成为了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国际名片,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对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在致辞中讲到,中国书法作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40项人类非遗项目之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意义巨大。非遗传承创新模范人物的获得者在取得荣誉的同时,更要承担好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扎根中国、影响世界。
中国商报社长、总编辑徐舰在致辞中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必须注重传承,坚持守正创新,不仅要在非遗的产生过程当中创新,还要在它的传承方式、传播方式、推广方式上努力创新,要让我们的非遗更深入的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广泛的走向世界。
本届论坛主席、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文化官员苏旭介绍了在他任职期间,中国成功申报成功33项人类非遗,成绩斐然,世界排名第一,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应该研究好国际规则,让更多的中国非遗项目成为人类非遗。
论坛执行主席、华夏文化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会长常月红就论坛的筹备和非遗传承创新模范人物的评选规则做了说明,他在致辞中强调,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起到投石起波纹、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和业界同行共建一个协力前行的平台。
据了解,论坛期间还举行了非遗传播大使聘任仪式,并为非遗传承创新新锐人物、先锋模范人物、功勋模范人物颁奖。
活动现场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商报社、中国收藏杂志社、中国商业创新大会主办,华夏文化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北京建筑大学现代剪纸艺术研究院、北京启功艺术研究会共同协办。艺术家们即兴表演了戏曲、民歌等节目,论坛在一片欢歌笑语中结束。
《三农之声》山西大同讯(白雁香 通讯员 李常慧)为推动“博物馆之城”建设,大同市文物局日前发布公告,面向全国<[详情]
《三农之声》山西大同讯(文/白雁香 摄影/袁建国)6月10日上午,由中共大同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共平城区委、平<[详情]
《百姓中国周刊》重庆讯(李乾坤 刘洋东 梁科军)6月11日上午,献礼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博悟重庆文化沙龙活<[详情]
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省直文旅系统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形式载体,扎实推进学习教<[详情]
据媒体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在2020年12月中旬同意了韩国“燃灯会”列入《<[详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如今越来越普及了,标志之一就是每到年节,非遗老字号食品、非遗手工制品、非遗民俗活动<[详情]
永新华控股集团,这个过去几年始终以非遗传承闻名的非遗巨头,正朝着多元化产业方向发展,试图以此探索出非遗发展<[详情]
12月28日,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近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推荐项<[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河南三门峡讯(马七斤 关前进 通讯员 赵轶榜)2020年12月17日,我国太极拳在联合国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