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推荐读物、农耕文化原创少儿绘本《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我爱我的家乡》在第十八届农交会中国乡村文化振兴高层论坛上举行了首发仪式。
仪式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中国农业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陈邦勋,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路伟,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黄非,上海交通大学周武忠共同为新书揭幕。
唐珂司长作为该套绘本的总主编致推荐辞,他强调:“今年9月,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农事节庆的教育价值。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两年来,展示出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展现出各地多彩的小康美景,得到了全国亿万民众的喜爱和欢迎。我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希望丰收节既是农民的节日,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节日,特别是为青少年农耕文化教育提供实践课堂,让青少年感知民俗、追寻历史、体验农事、亲近自然,所以出版一套让孩子们看得懂、有兴趣的读物非常必要。《我爱我的家乡》丛书文字温暖,手绘生动,集观赏性、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希望小读者们能跟随它,去探寻家乡的踪迹、倾听家乡的故事、感受家乡的文化,唤起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情厚谊。”
《我爱我的家乡》还得到了袁隆平、冯巩、海霞、冯骥才4位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和金龟子、月亮姐姐、李峥嵘3位著名媒体人的联名推荐。袁隆平看完绘本后说道:“ 愿小读者能在这套绘本架构的田园情趣里茁壮成长,在充满温度的故事里播下希望的种子,发现农耕文明的深厚魅力。”
据悉,该套绘本是在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的支持下,由中国农业出版社策划编辑团队与国内著名童书原创品牌米莱童书联合制作,历时两年打磨而成。
中国农业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陈邦勋表示, 希望这套图书唤起读者心灵深处对家乡的记忆和热爱,激发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让每一个人都能发自内心的去传播和传承家乡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整套绘本以探寻家乡传统农耕文化为线索,分《故乡那些年》《非遗大揭秘》《我们的节日》《家乡的味道》《儿时的游戏》五个分册,跟随主人公小女孩“丫丫”的脚步,发现乡村生活的美好和浪漫,通过画笔将田野里的一草一木,乡间的一砖一瓦,故乡的民俗与乡情呈现出来。
同时,以记忆为纽带,连接过去与现在、城市与乡村、历史与文化,展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积淀的历史情感和共识,也表达了我们对家、对故乡、对童年、对民族、对祖国的美好记忆与炙热情感。
作为去年热卖的《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第二辑,《我爱我的家乡》延续了清新浪漫的画风和轻松诙谐的故事,以全新的角度带领孩子们品读家乡,感受中华民族魅力多姿的传统农耕文化。
5月下旬以来,黄淮海小麦主产区由南向北梯次进入集中收获期,湖北、安徽、河南、江苏等地麦收相继开镰。截至5<[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详情]
天时地利 上亿年的地壳变动,把印度洋的暖湿地阻挡,新疆被隔成了一个宝地,形成了具备森林、草原、湖泊、<[详情]
示范田玉米比对比田玉米普遍高出3-5厘米 耕地是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命根子”,耕地地力的提升对于保障<[详情]
《百姓中国周刊》山西阳高讯(通讯员 晋宁)阳春三月,塞北高原,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地处六棱山下、桑<[详情]
从今年开始,三农发展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过去主要集中在产业上、制度上,而从2021年开始,三农发展重心<[详情]
谷雨时节春耕忙。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育种种植、土壤保护、机械装备等农业技<[详情]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的试验田里,农作物长势喜人。孟德龙摄(影像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详情]
因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突出,秦皇岛、通辽、绍兴、福州等20个地区被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约谈。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