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克山农场7万亩马铃薯嫁对了“高地位婆家”
——克山北大荒马铃薯集团迈对了马铃薯产业振兴的第一步
《三农之声》黑龙江讯(苏恒彬 通讯员 代丽华)曾几何时,“克山土豆——全面”这条歇后语,在克山农场居然变成了“谈薯色变”的尴尬。随便找几个马铃薯种植户唠唠,他们对“种土豆子”的苦水就像泉眼一样,咕咚咕咚冒个不停。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种土豆挨累、操心不挣钱。
如何涅磐重生,重振克山农场马铃薯产业?曾在克山农场担任十余年重要领导岗位的李明安被上级委任为克山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临危受命的李明安找到总经理助理李洪林和“智多星”张宇,张宇年富力强,精明强干,他曾以“四两破千斤”的巧术化解了农场企业改革中的许多难题。李洪林是克山农场农业战线上具有吃苦耐劳,勤恳敬业精神的“农业通”。闭门造不出车,成败就在一念间。他们驱车跑遍了克山农场的田间地头。召集农业经验丰富的张岩、苏斌等班子成员。结合上级指示精神,提出了产业公司+基地+种植户一体化运营的新体制,形成了种植户与企业公司同根连脉,同荣共利的格局。
种植户是产业链条的基础端,好比一棵大树的树根,企业是枝干。“浇人交心,浇树浇根”,根壮枝才旺。李明安动情地说:“种植户种马铃薯连年赔钱,他们流血,我们流泪。咱们说啥也不能过这种憋屈日子啦!我们企业的效益也决不能以盘剥种植户的收益来获得,那无异于挖肉补疮,杀鸡取卵。我们豁出命也要掀翻制约马铃薯效益的五行山!”
那就直奔主题。重新估计马铃薯种植的哪个环节“有病了”?细节决定成败,先从第一步“种植”说起。
一直以来,农场推行的都是整齐划一的种植格局,一条条防风林将土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格式种植区域,每个网格种植的都是同一种作物。这样的种植模式在农场实行已有20余年的历史了。但凡一种事物,一旦长时间被固化,就被人们认为是一个合理的存在。
农场土地呈丘陵漫岗之势,每个网格面积多在千亩左右,由于面积大,哪块地都有一二百亩的涝洼地。马铃薯丰产播期是四月末到5月10号之间,涝洼地能够播上种,得等到土壤化透杀浆六一前后。生育期不足的马铃薯产量差、淀粉含量低,农户和薯业都不挣钱。不仅如此,涝洼地的马铃薯收获更难,马铃薯虽然喜水,但是忌内涝,长期浸泡在泥水里的马铃薯命小的烂掉了,幸存的品质也不好。有不少涝洼地的马铃薯由于收获不够成本,种植户无奈弃收了。都说种马铃薯不挣钱,这投入了所有种植成本又被白白丢弃的马铃薯得靠多少效益来填补这个亏空!
对于广大种植户来说,不惜资金,呕心沥血种植的马铃薯,活活弃收了,就好比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因为无力扶养,而被生生丢弃一样的殇与痛。
除此之外,涝洼地还极易发生晚疫病,这种病传播迅速,有“一条鱼腥一锅汤”的道行。“灭绝师太”般威猛!他能在三天之内把丰收在望的马铃薯无情捣毁!让你不知道用哪个音调去嚎啕大哭……
北大荒马铃薯集团的领导们都是多年战斗在农业战线上的老将,因为了解,所以懂得。农业有句谚语“旱麦涝豆”,大豆不惧涝洼地。既然如此,何不针对不同作物的秉性喜好,给他们找个门当户对的婆家,那不是件各遂己愿事吗?马铃薯公司领导当即做出决策:改革沿习20余年的种植模式,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切割分段种植,宜豆种豆,宜薯栽薯。
农场地块大多在千亩左右,切割分段种植地块也有四五百亩,同样适合于大机械作业。这样,涝洼地种大豆,大豆喜水耐涝吃饱喝足籽粒大。秋天下涝套雨也不怕,用履带式收获机就能收获。顺水漫岗的地段种上马铃薯,秋雨连绵也不怕马铃薯被淹挨泡。杜绝了“把孩子送人”弃收的现象。马铃薯种植户再也不用承受经济和精神上的双痛之苦了。
农场广大种植户知道了马铃薯集团领导的这一决策,一扫满面阴霾,喜出望外:我们早有这个想法,这届领导班子走进了我们种植户的心里,针砭弊病开良方,帮我们完成了想说不敢说想做不能做的愿望!有这样贴心给力的领导支持,咱们马铃薯产业一定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
克山农场北大荒马铃薯集团的领导班子到田间地头去办公,以精准务实,雷厉风行的工作姿态,迈对了马铃薯产业振兴的第一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天时不如地利,他们找准了地利,合乎了民心。天时、地利加人和,北大荒马铃薯产业必将形成“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腾飞之势!
《三农之声》黑龙江齐齐哈尔讯(通讯员 朱善永 鲍震)5月3日,齐齐哈尔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孙盛民带领社<[详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务农的人越来越少,九零后之后的年轻人,会种地的越来越少,而且农村人大量的往城市流动,<[详情]
黑龙江省农垦克山农场7万亩马铃薯嫁对了“高地位婆家” ——克山北大荒马铃薯集团迈对了马铃薯产业振兴的第一步 <[详情]
《三农之声》黑龙江建三江管委会讯(苏恒彬 通讯员 李慧 马鸿伟)从建三江管委会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4月2<[详情]
每年的这项文件,都是所有重视并关注着三农领域的人们翘首以盼的,因为此内容件将决定今年国家对于三农的新政策和<[详情]
农村消费不仅总量在稳步增长,质量也在不断提升。要多措并举增加有效供给,激发农村消费市场更大的发展活力,为<[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广东汕头讯(林庆彬 林庆敏 蔡茜茜)1月19日,广东汕头市召开消费扶贫工作推进会。汕头市领导<[详情]
《央视三农之声》湖南长沙讯(叶晓娟)近日,“全球优质水果产销对接会暨红星全球农批中心一期竣工活动”在长沙举行<[详情]
导读:曾是古人的救命粮,如今1斤18元受追捧,却只见砍树不见种植! 上古,并无粮食种植;有记载的种植历史<[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