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单位文艺晚会是郭队长负责组织的,还别说,他的文艺细胞还真多!”晚会演出参与者由衷地赞叹道。
“郭队长,最近我总是干活提不起劲,心里很烦躁,你晚饭后有空吗?想和你聊聊天”班排里的小战士遇到困难时,常会找他“倾诉宣泄”。
郭柯在和战士们进行思想交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静下心读点书,人的成功高度更多是由八小时外决定的”在排务会上,郭队长针对近段时间,排内人员空余时间痴迷手机游戏现象给予春风化雨般引导。
这位郭队长何许人也?究竟有什么魔力成为大家的主心骨?带着一连串的疑问,笔者走近了战略支援部队某部这位名叫郭柯的分队长。他中等个头,国字型脸,鼻梁上架着一副眼睛,讲话文质彬彬,儒雅气质十足。1987年2月郭柯出生在四川绵阳一个退伍军人家庭,由于从小受当过兵的父亲影响,2004年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从军入伍。在当分队长的军旅岁月中,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使他不停地思考怎样扮好领头羊的角色?怎样能使手下的兵更有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怎样能使身后的队伍更有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
十六年的军旅岁月中,他深刻体会到新时代的军队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士兵,由于受学校教育、家庭观念、当兵的初衷等诸多因素影响,思想也更加多样化。如何让新时代的战士更好的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郭柯一直在细心观察思考,努力探索更加适合当代部队的带兵方法。
郭柯在指挥队列训练
连队曾经有这样一位刚下连的战士:入伍前含着金钥匙长大,真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入伍前父母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思想自由散漫,作风松松垮垮,言语大大咧咧,做事拈轻怕重,不想干的事要么理由成堆,要么软抵抗。新训班长说轻了,他就狡辩两句,言重了他就“泼皮牛儿”私下里嚷嚷:混两年就退伍,啥也不图。谁也不能把他怎么着的社会青年习气,从他下连的第二周便使连队新训班长头疼。怎么办?支部一班人讨论后把他交给了郭柯。
当时大家看到这样的新兵都替郭队长捏了把汗,甚至有人私下议论把这个兵交给郭队长,估计这个新兵很难被镇住!然而当这个新兵被郭柯领进自己的宿舍,郭柯并不是对他来个下马威而是从交朋友开始。在接下来相处的日子里,郭柯用赏识的目光寻找该名新兵的优点,然后一点点深入了解,一次次鼓励,一步步潜移默化中引导他鼓足奋斗的勇气,确定前进的方向。经过一年的悉心培养,那名俗称“泼皮牛二”的兵痞却成了同年兵中第一批单放执行任务的驾驶员,并且技术已经达到了令大家由衷点赞的水准,为单位运输任务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郭柯在和战士们学习军人楷模
郭柯的分队里还有一个兵,起初也是一个不善言谈,性格又急躁的人。面对这样的士兵,有时很难找到切入点,更难把思想引导走向末端,遇到这样的兵该怎么办?郭柯告诉笔者:“教育就像做思想营销,如何把思想观点推销给受教者,首先得想办法让战士对思想观点产生认同感,获得信任,受教育后才能有效果。但人与人交流中,内心难免有一扇虚掩的门并非完全打开,倘若不能完全打开那扇虚掩的门,此时交流是无效的,宣讲式教育只会使手下的兵貌恭而心不服”。通过日复一日的促膝交流,那名同志渐渐敞开了心扉,随着长时间的悉心引导,那名战士从日常工作到比武竞赛,找到了奋斗目标,渐渐树立了自信,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今年那名战士顺利夺得军级单位组织的驾驶业务比赛冠军。郭柯告诉笔者:实践证明部队里没有带不好的兵,只有没找到适合方法的带兵人”。
让部属从内心深处拥有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培养以单位为家的意识,带兵人必须有点绣花的耐烦精神。郭柯谈起一个学历低且不善交际的士官感慨颇深,为了提升这名战士的文化素养,郭柯亲自指导阅读书籍,持续关注进展情况,仅半年的时间他就有效养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为了进一步提升他的交际和综合业务能力,郭柯又建议他申请去车场调度室锻炼,如今他的车辆综合业务有了很大的提高,交际能力也得以很大改善。采访中郭柯这样告诉笔者:带兵之道务在激气,激气之基务在知兵,知兵之源务在爱兵。走进军营的年轻战士都必然带着一定的理想才穿上了军装,作为带兵人,在带兵过程中,我们绝不能冷却任何一个年轻战士追求荣誉的热情,更不能磨掉任何一个战士的初心壮志。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实现理想,把兵带的发自内心的闻战则喜才是对军队资源最大的节约。
郭柯在指挥驾驶
采访中,该部领导告诉笔者:郭柯不仅善于循循善诱给战士做思想工作,每逢节假日或者文体活动,在他带领下班排战士开展的文娱节目,总是能让全场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最后,采访即将结束时,笔者饶有兴趣地问郭柯:十六年的军旅岁月对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郭柯略微沉思了一下坚定地说:“繁荣新时代部队战士的文化元素,强化思想基础,才能紧盯本职战位,扛起使命意识,才能军旅无悔”。(邵长威 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