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最美干部

最美干部

河南原阳:“三个全覆盖”把人才干部送到家门口

时间:2020-10-29 18:30 |编辑:三农之声|

《央视三农之声》河南原阳讯(曹道伟 通讯员 马丙宇 刘亚鑫行走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乡村,458个村庄生机勃勃,产业兴旺,和谐宜居。这里,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农村五项重点改革紧锣密鼓,乡村振兴蓄势待发。

“乡村发展,关键在人!”原阳县委书记郭力铭一语中的。原阳县委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认为要从源头上解决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年龄偏大、学历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必须进行组织创新,注入活力,一劳永逸。

“县级领导包村全覆盖、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村级文书全覆盖。”“三个全覆盖”让原阳县委找到了发力点,引爆基层党组织人才不足的着力点,为各个基层党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这支队伍迅速成长为脱贫攻坚生力军和领头雁。

县级领导包村全覆盖 啃最难啃的硬骨头

“45万斤阳光玫瑰葡萄已经全部订出!”2020年9月23日中午,陡门乡大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祁百松连发了三条微信动态,配图是大王村300亩的葡萄产业基地。翻一翻祁百松的朋友圈,绿油油的一片,全是葡萄。

 拥有500平方米的分拣车间,500平方米的冷库,大王庄村的阳光玫瑰葡萄园,在全省都是规模最大管理水平很高的。“精细化管理,咱的葡萄就是不愁销。”祁百松脸上一直挂着笑。

图片6.png

 陡门乡大王庄村葡萄基地 刘亚鑫 摄

 但前两年接受记者采访时,祁百松眉间藏着愁。2017年以前,考察、试种品种;2017年,育苗;2018年,流转150亩土地开始种植。那时候,阳光玫瑰知道的人还少,这一路,质疑祁百松的人多得很。

 但一个人给祁百松吃了定心丸。“分包我们村的领导是县委书记郭力铭,他告诉俺,在滩区发展果园,大有可为,这才有了发展葡萄的底气。”祁百松回忆说,最早就是从郭力铭的口中听到“四园一场”的说法,也是郭力铭,帮大王庄村争取到了扶贫资金和一项项好政策。

 大王庄村、黑圪垱村、三官庙村、潘庄村、小闫庄村……郭力铭分包了10个村,全部位于原阳县贫困程度最深的陡门乡。“原阳县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的包村制度,帮助包村发展,更让县级干部进村入户‘解剖麻雀’,以村庄为课堂,确保能力提升、决策准确。”郭力铭坦言。

“王县长一来,就直接到村了,对俺村的人居环境短板一个一个问,上心得很。”官厂镇鲁厂村党支部书记吕爱朵,提起原阳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保明,总会感叹他的关心和细心。“他来总是给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村里发展的蔬菜大棚已成规模,群众致富就更有希望了……”官厂镇三旺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小涛对9月底王保明进村记忆犹新。

 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作为黄河滩区大县、农业大县的原阳县压力山大,全县共有103个贫困村,几乎占全县行政村的三成,全县贫困群众更是达1.5万多户5.7万多人。

 县委副书记李继游,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聂光营,县政协主席高伟……一个个县级领导来到了村庄,走进了贫困户家中,让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有了靠山。据统计,全县458个行政村被36名县级领导干部分包完毕。

 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 带好带活村子

“贫困村要入驻第一书记,非贫困村也要进驻第一书记,确保脱贫攻坚战万无一失,打则必胜。”原阳县委发出了铮铮誓言。

 就这样,通过个人志愿报名,组织部门选拔优配,全县458个村庄全部进驻第一书记,成为全省首个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的县。

“与群众朝夕相处,让我爱上了这片热土,群众不富誓不返城。”段军民是原阳县城管局的一名干部,被派驻到官厂镇全屋村任第一书记已有4年。其间,段军民狠抓村级党组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谋划产业发展,让全屋村焕然一新。

 全屋村是典型的黄河滩区村,段军民通过新乡市提倡的“四园一场”建设找到商机,他带村党支部书记刘松林多次到山东寿光考察蔬菜种植,回来后,成立了原阳县绿途农牧合作社,建设了近20个蔬菜大棚,让全屋村成为周边有名的“大棚村”,全村26户贫困户入股分红,脱贫致富。

“驻村要驻心,服务群众更要用心用情用力。”段军民的付出让群众记在心里。

 在村委会大院后面,有一个二三十平方米的菜园子,小菜园不大,却种满了白菜、萝卜、菠菜等蔬菜。“原来是荒地,整理后种上了菜,想吃啥摘啥,关键是能婉拒总来送菜的群众。”段军民笑着说。

 段军民不是个例。一个又一个敬业、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的涌现,源于驻村干部的责任心,更源于原阳县委对驻村干部的“严管厚爱”。

 该县规范完善了《原阳县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原阳县驻村工作督查办法》等,以制度管人,促使驻村干部当“潜水艇”不当“浮漂”,真正“驻”在村民的心坎里。

“在工作上压担子、教方法的同时,更注重关心关爱,做到工作有保障、办公有经费。”原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庆立告诉记者,2017年以来,原阳县委每年为驻村工作队落实工作保障经费500多万元,为驻村第一书记、队员进行健康体检,购买个人保险。

 脱贫攻坚以来,原阳县有196名驻村第一书记、队员受到省、市、县表扬或表彰,22名驻村干部提拔为乡科级干部。

 村级文书全覆盖 “两委”再添青春力量

图片7.png

 文书培训 刘亚鑫 摄

 一组大数据表明问题:原阳县现有458名农村党支部书记,46岁~59岁的304名,占总数的66.3%,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仅为80人、48人。这是原阳县在选聘村级文书前的统计。

 针对村党支部书记队伍面临结构老化、素质不高、能力欠缺等问题,原阳县经过前期调研和摸底,2018年6月,原阳县决定聘任村级文书,辅助村“两委”完成党建、脱贫攻坚等工作。同时规定,村级文书招募以本乡(镇)常住居民为主,年龄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大学专科学历以上,面对全县公开考试选拔。

 2018年8月前后,458名“村级文书”开始入村工作,姚玉洁就是其中一个。本着就近原则,嫁到阳阿乡马庄村的她,被分配到了该村担任文书。

 整理档案、电脑办公、参与村务管理、配合村“两委”抓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基础……两年多的时间里,马庄村的活,姚玉洁越干越顺手,而马庄村的群众看姚玉洁也越看越顺眼。

“村里有70多亩地,当时承包给私人的价格不合理,属于不规范合同。结合农村五项重点改革,我和陈书记一起与承包人沟通了四五次,他已经同意退出了。”姚玉洁告诉记者,弘扬德孝文化的母亲塔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研学,这70多亩地要是能顺利发展林下种植形成配套的采摘园,一定会让马庄村的人气更高。

 一件件大事小情,姚玉洁得到了村党支部书记陈学富的认可。“俺今年都五十多了,连电脑都不会用,村‘两委’最年轻的也40多岁了。玉洁才26岁,再换届肯定要推荐她去竞选村党支部书记,主动让贤。”陈学富很坚定,在他眼里,村子很稳定,就是少些发展的冲劲儿,特别需要姚玉洁这样的年轻人。

图片8.png

 文书姚玉洁入户 刘亚鑫 摄

 原阳县村级文书下派两年多以来,全县村级党组织建设有了很大提升。对于成绩突出的文书,注重培养,并设置了合理的晋升流动渠道。目前,63人被发展为党员、27人确定为发展对象、48人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1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4人担任村“两委”委员。

 给钱给物,不如来个好干部。原阳县通过“三个全覆盖”,把人才、干部送到家门口,让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更强、视野更宽、劲头更足,他们上联市场、下带群众,成为一座座信息互通、政策落地、产业谋划、思想转换的桥梁。同时,基层党组织发挥向心力和吸引力,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让这些人才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大显身手。

注:本文转载自央视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