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吴平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春节的高潮是由丰盛的年夜饭带来的。作家阿城曾写道,“思乡这个东西,就是思饮食,思饮食的过程,思饮食的气氛。”果不其然,在家书里每每不能落下的,是对家乡美食的勾勒,一到这个段落,语气立刻欢脱,只觉作者恨不得马上系上围裙,煎炒烹炸操练起来。
本期家书,我们从三件来稿中节选了与家乡美食有关的部分,其中,有卖力不讨好的哥哥,被妈妈和妹妹一顿吐槽;我们诚邀会做四川名菜“肉圆子”的网友为这个哥哥支招。此外,莆田美食深厚的“彩头”文化或可了解一二;吃哪补哪儿,真的靠谱吗,亦或是父母的期盼与祝福……
家书(一)
亲爱的妈妈:
您好!哥嫂全家都好!
今年春节我就不回家过年了,但是很想你们,不是没有孝心,女儿远嫁四川,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您。
妈,我知道你年轻时候在四川老家背的多,担的多,受了很多累,怀着我的时候你还要下田插秧苗,你们那个年代多不容易,七十年代我们一家是从四川搬到河南的,我三岁时,父亲早早的走了,你风霜雪雨里骑着三轮车卖菜,地里收割庄稼,顶起一个家,直到哥考上公务员,有了工作,家里才富裕。
哥,恭喜你官职升到科长,平时你还在“亲亲一家人”微信群里晒你的厨艺,给妈做最爱吃的肉圆子,妈在电话里给我说,你做的肉圆子没有我做的好吃,什么原因?那是你放的芡粉太多了,所以圆子就要硬,不柔和,吃着就是木欻欻的,放的芡粉少了就要化汤,肉圆子是四川的名食,这几年我学做了几样川食,今年你为母亲做圆子调料一定要放适当,芡粉要放半汤勺,蛋清必须要放,生姜,花椒粉也必放,葱葱胡椒也要放,然后使劲搅拌均匀,下锅时,火不要太大。按照这样做,妈一定会夸你,厨艺有长进。
去年你积极主动做菜,但却少点香味,不是我提你的缺点,在乡下用柴火锅炖鸡那次,你把野生干菇和陈皮炖料一包都倒在锅里,一锅汤全是苦的,那是料放多了,妈一边吃一唠叨说:“你浪费了好多料,那干菌香菇吃起来就像海绵,”干茶树菇吃起来就像柴火棒。现在给你写这封信还想笑。妈最爱你,你是我们一家的顶梁柱,她不敢一直对你唠叨,她怕你下次不做了。所以只有对着我不停唠叨你。
妈妈,今天我们就先摆到这儿,昨天给您寄去的香肠腊肉还有点湿润,北方的天气干燥,只晒一个太阳就可以放冰箱了。晒久了会硬,嚼不动。还有,您的大孙女翻春六月就要高考了,老师表扬她能上重本,小孙女太调皮,成绩平平,身体健康,我很满足了。她的爸爸工作顺利,一直惦记着你。
今年第一次以书信的形式给您拜个早年!
虽然今年我不在您身旁,大年三十那天我们来个视频吃团圆饭,给侄儿侄女们发红包,您做的枣花馒头同样温暖着我!
祝我们一家永远幸福!快乐!健康!
此致
敬礼
爱您的女儿:英
2021.2.5
家书(二)
亲爱的母亲大人:
今天之所以给您写信,是因为今年春节疫情又有些严重,为响应国家的抗疫大局,我和姐姐姐夫等众人都将留在当地过年,不能回家和你们团聚了,我们为此深表歉意: 妈妈,对不起了!
由于精神病病情的原因,父亲经常喜怒无常,您被折磨得憔悴了许多。我们于心不忍,商量着准备送父亲去慈康医院进行疗养。
然而,您却坚决地阻止了我们的行动。您流着泪说:“我们在结婚时就用一双筷子作为定情之物,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我们永远是成双成对,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由于父亲生病的原因,家里的经济一直很拮据。为了今后能过上好日子,我大学毕业没进公家单位而是选择私企,然后想方设法努力挣钱。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终于在广州城里买了一套房子,并把你们从偏僻的小山村带到了繁华的都市。
因为有了您的精心照顾,父亲的病减轻了许多。因为有了您的支持,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人才能安心地在外面工作。于是,我们之间有了个约定:哪怕再忙,我们每年五一、中秋、国庆、元旦、除夕都要回家团聚一下,陪你们聊聊天,让你们开开心。
每年的春节除夕夜晚上,全家人就从五湖四海赶回老家欢聚在一起,有洗菜择菜的,有切肉料理海鲜的,厨艺好的就上灶掌勺 。除夕夜家宴,炒兴化米粉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以前添个花蛤或且海蛎等海味就是一道佳肴了,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添加了很多辅料,如红菇、干贝、虾仁、蛏干等,因此炒出来的兴化米粉色香味满溢!
除了炒米粉,莆田的除夕夜还要煮芋头,炒栗子等等。煮芋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因为吃芋头在莆田方言中表示“熬一熬”就到“头”,意为“吃老老”,以祝一生平安健康。先前芋头都是先去皮稍蒸,然后切成块状,下锅油炒,再加入香菇栗子等佐料。不过现在基本上切成条状煮熟,然后再涂上麦芽糖,那又变成另外一种香喷喷的美食了,孩子们特孩子们特喜欢!
吃过团圆饭,是晚上8点,这时陆陆续续有邻居来串门,您就很自然地把瓜子糖果分享给众人品尝。邻居一边品尝着瓜子糖果,一边自然会扯到你们的新衣服上,这时您就显得很幸福,您自豪地告诉邻居:“这是我女儿女婿给我们买的衣服。”
你的儿子林志勇
家书(三)
亲爱的女儿:
春节似乎最适合拿来追忆和讲古。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小山村,那个贫瘠而又欢乐的年代,随着年纪增大反而越深刻清晰。
我的小时候,小年以后家家户户开始陆陆续续买年货,大灶生火,各种煎炸炖煮。我最喜欢的就是跟我我爸打冻,打冻的时候我都抢着烧火。近水楼台先得月,爸常常从热气腾腾的大锅里捞一块骨头放在小碗里,凉好了给我吃。我最喜欢吃的是鸡头,胖胖的鸡冠子一口咬下去,满嘴流油。
那些年我家的鸡头全让我吃了,也不是故意偏心,我妹嫌恶心。上学以后我学习成绩好,我爸就把这功劳都归功于他:如果不是他把鸡头都给我吃了,我也不会这么有出息。
我爸觉得我挺有出息的,但我并不这样想,我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呆,特别是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我呆若木鸡的时候都会埋怨我爸小时候给我鸡头吃多了,但这事儿我不能跟他讲,怕他伤心。
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既是每个游子一生的祈愿,也是每个游子一生的枷锁。
世界一直跟你讲体面,讲成为一个大人的荣耀与担当,但你爹妈不一样,他们只想守着你踏踏实实吃顿饭,安安稳稳过个年。在吃饱喝足挨家挨户你好我好的寒暄与祝福声中,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福,都藏在真挚的嘘寒问暖与畅快的推杯换盏里……
王丽贤
《三农之声》四川绵阳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31日上午,绵阳市公益达人“绵州燕姐”陈燕顶着烈日,先后向安州区、<[详情]
《三农之声》广东广州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2023年7月14日,首期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全民健康大<[详情]
《三农之声》四川绵阳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6月20日,在传统的端午节来临之际,四川好人“绵州燕姐”陈燕带着近<[详情]
《三农之声》广东广州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6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全民健康大讲堂副主任兼秘书<[详情]
初春的绵阳一片祥和,疫后的市民们忙碌的奋战在各自的岗位,在暖阳下一幕感动上演。 2023年“三八妇女节<[详情]
《三农之声》湖南长沙讯(李玉磊)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每一个家庭的牵挂,随着近年来血液病患病的年<[详情]
"2022广西第三届重阳敬老节”在中国绿城广西南宁隆重举行 黎坚/摄影 《全民健康大讲堂》广西南宁讯(黎<[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岳普湖零距离讯(努日曼古丽 胡发月 邓涵林)连日来,为进一步丰富返乡学生假期文化生活,使其<[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赵奇帆 王一博)6月6日,为充分发挥以“伊犁妈妈工作室”为载体的巾帼志愿服务团队优势<[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