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3日上午,有记者来到了新化县人民医院,他们不久前刚接到消息,这所医院中正住着一名隐居多年的老同志。
很快,他们找到了这位老同志的病房。彼时这位老同志似乎已经起床多时,身上穿着一件已经有些看不清原来颜色的灰色西服,脚上的皮鞋擦得锃亮。
老人脸上虽然布满皱纹略有些沧桑,但配上正装显得十分精神,隐隐透露出一股老军人的英气。
面对好心人的援助和记者的来访,老人有些激动,大家还没说出自己的到此的来意,便只见老人站起身,用微微发颤的声音说道:“我没有为人民作贡献,给党和政府添麻烦了。”
这个老人便是毛泽东主席曾经的警卫员奉孝同。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国家号召群众积极参军以保家卫国。当时23岁的奉孝同因为自幼家境贫寒没读过几年书,但这并不影响他的爱国热情,在了解到国家需要自己的力量后他便毅然响应号召,离乡入伍。
在经过短暂的新兵训练后,他就跟随大部队一起跨过鸭绿江,迅速奔赴了朝鲜战场。在此之前,他从未有过任何军队生活的经历,但残酷的战场很快让他适应了军队节奏。
经过三年烽火岁月的磨砺,这个朴实憨厚的小伙很快便成长为了一位战斗英雄,光荣归国。
由于奉孝同在朝鲜战场上的突出表现,回国后的他被收入了中央司令部成为了一名武警战士。不久后他又被调到了警卫团,光荣地成为了毛主席的贴身警卫。
59年后的病房中,当记者问到奉孝同一生中最光荣的事是什么,他回答道,是给毛主席当警卫。
接着,记者又问他最遗憾的事又是什么,奉孝同回答,是自己不慎将自己与毛主席的合照弄丢了,并且在离开毛主席后便再也没有见过他。
当年在成为毛泽东主席的警卫员后,奉孝同便觉得非常荣幸,在工作上刻苦努力,期间荣获过“执勤能手”、“一级射手”等荣誉。
同时,过去因为家庭背景无缘读书的他还有了读书写字的机会,在五年的警卫生活中,奉孝同学会了读报写信,这是他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为这个工作感到光荣,也感恩这份工作给自己带来的一切机遇。
1958年2月,为响应国家“为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奉孝同决定放弃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和未来的大好前程,回到湖南老家自己曾经生活了23年的那贫困而闭塞的大山中,这一住便是54年。
当人们问他为何几十年间即便生活如此艰难也从没向组织提要求时,他只回答“不能讲,部队有纪律,毛主席也叮嘱过。”
54年间,他严守组织的这条规定,从未向外界透露过自己曾为毛主席警卫员的经历,哪怕是同乡的人都只知道奉孝同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是个英雄,却对他还在主席身边工作过的事情一无所知。
其实在毛主席去世后,奉孝同是有机会向组织求助的,他回乡后的生活并不好过,甚至有一段时间连吃饭都成问题。
但这位曾经上过战场的老战士硬是咬牙撑了下来,这也照应了五十多年后他在病房中说的那句话,他怕给党和政府添麻烦。
奉孝同与妻子王云欢婚后孕育了三个女儿,可小女儿在十多岁时被骗走,当家中人知道她客死异乡之时,却连路费都凑不齐,都没见上女儿最后一面。
而奉孝同的二女儿远嫁异乡,一年到头也就回娘家一次,后来家中便只剩下奉孝同老两口与身患重病的大女儿相依为命。曾在战场上为祖国挥洒热血的军人老年却是这个境况,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几十年后,奉孝同的妻子王云欢突发急病住院,而奉孝同也因为无人照料也被接入了医院。他的身份是女儿奉庆玲无意间透露的,一时间,奉孝同毫无准备地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中,但他一开始并不高兴,只是认为自己不仅没能为人民做出什么贡献,晚年还给党和政府添了麻烦。
记者采访奉孝同当天,随行者给老人准备了早餐——是一碗稀饭和一颗水煮蛋,这在务农多年的奉孝同眼中,其实已经算是奢侈了。
接过早餐后,他又连连道谢。紧接着,奉孝同又说起了自己家中的近况“今年旱得厉害,家里3块田收了700斤水稻。”家中的农活几乎都由这位八十五岁的老人承包,他对自家的收成也是十分了解的。
在有关奉孝同的消息传开以后,许多人都被老人几十年来的坚守和努力所感动,同时新化县委也对此高度重视。
在有关部门人员的追问下,老人也终于说出了自己心底埋藏已久却难以实现的三个愿望:一是希望女儿的病能治好;二是去韶山,到毛主席家里看看;三是去北京,看看毛主席遗容,也算是消去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遗憾。
这样一位为国家利益而默默隐居深山,再苦再累也从未求助组织的老军人最大的三个愿望竟是这些,这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对这位老人又敬又怜,纷纷为实现老人的愿望而筹钱出力。有关地区的政府也对此非常重视,为老人开启了绿色通道。
终于,在2012年12月18日,老人的第二个愿望得以实现,他抵达了韶山并参观了毛主席故居。紧接着,2013年11月12日,奉孝同一家的北京之行也开始了。考虑到路途遥远,医院还给奉孝同做了一次全面体检,并派专车接送。
11月16日下午,奉孝同一家成功抵达北京,有爱心人士自发捐款并安排车辆将其一家安置在了宾馆中。次日一早,奉孝同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天安门广场。
看着飘扬的国旗和熟悉的环境,老人深埋在心底的那些记忆一幕幕重新浮现。
随即,老人又赶往了毛主席纪念堂,前来参观的游客其实非常多,正常排队要等很久,不过好在纪念堂的工作人员早就得到了消息,奉孝同一抵达便有人带着他走了绿色通道。
一进纪念堂大厅,毛主席的雕像便映入了奉孝同的眼中,他激动地献上花束,并挺直身板向雕像敬了一个军礼。
随后,他便见到了水晶棺中毛主席的遗体。五十多年后再见自己最尊敬的主席,奉孝同顿时泪流满面,抑制不住地喊着“毛主席”。身侧的人们也被这一幕所触动,赶忙搀扶并安慰老人。
平复良久后,奉孝同深深给毛主席的遗体鞠了三个躬,并再次行了一个军礼,随后在家人的陪同下离开。终于,老人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在这一天得到了了结。
奉孝同的一生,在许多人心中或许有些固执得称得上“愚蠢”,在前途大好的时候放弃一切回到过去生活的“穷乡僻壤”。
在五十多年间不论再苦再难也不愿求助组织和社会,在终于有机会获得大众帮助的时候许下的三个愿望中无一条是为改变自己现下艰难的生活。但正是这样的“愚蠢”,其中却深藏着我们难以企及的信念与力量。
李白的《侠客行》中曾说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过去有太多奉献一切却甘心沉寂的英雄,也愿所有“深藏功与名”的英雄最终都能得偿所愿。
《三农之声》四川绵阳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31日上午,绵阳市公益达人“绵州燕姐”陈燕顶着烈日,先后向安州区、<[详情]
《三农之声》广东广州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2023年7月14日,首期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全民健康大<[详情]
《三农之声》四川绵阳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6月20日,在传统的端午节来临之际,四川好人“绵州燕姐”陈燕带着近<[详情]
《三农之声》广东广州讯(央舆三风融媒中心)6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全民健康大讲堂副主任兼秘书<[详情]
初春的绵阳一片祥和,疫后的市民们忙碌的奋战在各自的岗位,在暖阳下一幕感动上演。 2023年“三八妇女节<[详情]
《三农之声》湖南长沙讯(李玉磊)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每一个家庭的牵挂,随着近年来血液病患病的年<[详情]
"2022广西第三届重阳敬老节”在中国绿城广西南宁隆重举行 黎坚/摄影 《全民健康大讲堂》广西南宁讯(黎<[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岳普湖零距离讯(努日曼古丽 胡发月 邓涵林)连日来,为进一步丰富返乡学生假期文化生活,使其<[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赵奇帆 王一博)6月6日,为充分发挥以“伊犁妈妈工作室”为载体的巾帼志愿服务团队优势<[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