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称促进法),从此,我国促进乡村振兴将有法可依!
可能我们大部分人并不能理解为什么乡村振兴需要上升到立法的高度上来,乡村振兴从诞生以来就带着“运动”的气息,但很显然它并不是。
它被当做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就意味着它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此时当然就需要一部法律能将“碎片化”的政策进行有机整合,将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要求和原则转为法律规范,以及为此期间的重大决策部署提供指导,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得到落实,不松懈、不变调、不走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地促进乡村振兴。
我国涉农法律体系十分庞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涉农法律26部,国务院配套的涉农法规有70多部,各地还根据自身环境配套了1000多部地方性农业法规,总体上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为基础,其他涉及不同领域的专门法律为主干,以其他涉农法规为补充的法律体系。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的有关工作”,可能有的读者会以为这里提到的“乡村振兴法”即将要实施的《促进法》。其实不然,对于乡村振兴法的立法,学界态度不一,有的主张在《农业法》之外建立新的乡村振兴基本法,有的则主张重新修订当前《农业法》,补充乡村振兴有关内容。
如若新修订法律,面对的将是我国涉农法律的重构,新法的制定,既不能与已有法律重复也不能与已有法律相冲突,立法的成本代价非常高。
在乡村振兴法悬而未决的情况下,《促进法》率先诞生,体现了当下时局对乡村振兴的重视程度。而其定位是促进法,不是基本法,说明促进法并不会另立新标,它依然是在现有基本法内作为支撑性的法律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与法律路径作伏。
促进法将会影响乡村的哪些方面?
产业振兴现有的农业法是从一、二、三产业割裂性扶持发展的思路框架下定制的,对于农村治理和农民权益保护等问题的讨论上是落后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要求,从农业生产主体、经营制度等方面也缺乏全新的视角。
促进法将在生产体系上强调市场要素的配置,革新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在经营体系上,充分吸收承包地“三权分置”、整体性产权改革等有益经验,增强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发展活力,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在产业体系上,乡村促进法明确支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五个“优先”振兴乡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生态振兴我国没有农村法,现有法律对于农村经济、文化、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内容的规制,散布于农业法、环境保护法、水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中,虽说不上缺失,但却真实存在内容不连贯,体系不完整的问题。
促进法在人居环境改善上,明确优化乡村发展布局的改革思路,强调保持乡村功能和特色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规划乡村布局,并明确指出严禁违背农民意愿、违反法定程序撤并村庄。
由于旧的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框架下,导致城市高污染产业,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向农村方向流动,严重破坏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法规定禁止违法将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产业、城镇垃圾、工业废料、城镇污水向农村转移,综合整治农村水系,因地制宜推广卫生厕所和简便易行的垃圾分类,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持续不断地改善农村环境。
文化振兴思想文明入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现行的农业法律侧重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保护,未涉及农村文化保护和民风建设的内容。虽然《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已成型,但其重心并不在农村文化保护上。
促进法首先提出农村移风易俗改造,倡导科学生产、生活方式,破除封建传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教育,促进农民思想道德观现代化。其次,提出各级政府应该关注农村文化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乡村文化传播与交流。最后,各级地方在农村遗迹、民俗传统、文化遗风等方面应明确保护责任,保护农村多元化的生态,鼓励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人才振兴乡村振兴促进法以城市人才引进、农村人才培养、城乡教育融合交流、农村农业职业化教育等内容为切入点,在立法层面,支持地方完善人才吸引与留驻制度,改善农村基层的待遇福利体系。
最后,促进法还着重笔墨在扶持措施和对应的监管之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一下促进法的原文。可以说促进法对于乡村振兴的正确落实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在我国这个不完全市场经济的经济体里,上层建筑(指政策导向)对于经济基础(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起着绝对的引领作用,未来中国必富强,乡村必振兴。
《三农之声》新疆玛纳斯零距离讯(朱文斌 赵蓓)今年以来,玛纳斯县按照应建尽建原则,鼓励农牧民拆旧建新,全力推<[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玛纳斯零距离讯(朱文斌 张海洋 商志刚 孟柏严)今年,玛纳斯县按照“农旅融合”、“文旅融合”<[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呼图壁县零距离讯(李存玲 王永青 廖冰雨)6月1日,呼图壁县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工作推<[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通讯员 张浩川 杨文昭 陈星龙 汤灿 梁奕)“初夏时节风光好,芍药花海游奎屯”。5月<[详情]
《三农之声》北京讯(李玉磊 李铭)4月23日上午,《全民健康大讲堂》工作委员会顾问李世伟,副主任兼秘书长李乾<[详情]
12月28日,“中国健康好乡村”大型健康生态产业项目京北长哨营项目 “文化营”在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大沟<[详情]
杨堤村一景 心连心农业示范园 《百姓中国周刊》河南新乡讯(马丙宇 刘亚<[详情]
中国农村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和重要环节——乡村振兴。如今,各种资源要素向乡村汇集,乡村振兴步伐加快。<[详情]
编者按: 6月1日,我国第一部直接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