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河北磁县农业农村局“七招”做实产业文章 全力促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1-05-14 18:46 |编辑:三农之声|

《三农之声》河北磁县讯(刘爱虎 通讯员 申小军)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河北邯郸磁县农业农村局干部职工,按照该县县委,政府的部署,立足于乡村振兴发展大局,深入一线村、镇,牢记共产党人的职责,把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来做。广开增收路径,多渠道振兴乡村产业。涌现出了许多“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典型村。乡村产业经济取得显著成绩。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发展特色经济型产业。产业要想发展的好,必须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讲武城镇八里冢村集体流转本村土地200余亩,建设温室大棚25个,大力发展蒲公英种植产业,注册了“蒲草婆婆”牌商标,在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研制开发出了蒲公英叶茶、根茶、袋泡茶等多种茶饮品和蒲公英挂面、含片等保健产品。还在围绕休闲旅游、农业体验活动上做文章,通过开展“蒲公英采花节”,举办了蒲公英叶茶、根茶品鉴会,品尝蒲公英美食等活动,增加了基地知名度和集体经济收入,蒲公英产业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20余万元。

微信图片_20210514073908.jpg

 时村营乡小盆沟村“两委”干部积极流转土地,筹集资金,用于发展生姜,芋头特色产业,在农业农村局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20年该村种植生姜20亩,芋头40亩,仅此一项就为集体增加经济收入25万余元。

 二是发展山区林果型产业。磁县多山,70%为山区,俗话说“靠山吃山”,西部山区乡村充分利用荒山发展林果产业,在绿化荒山的同时,增加了集体经济收益。北贾璧乡周庄村在荒山上种植柿子、核桃、花椒等耐旱林果作物1300余亩。并在农业农村局专家指导下开展林下种植柴胡、白芷、黄芪等中药材300多亩,村集体经济从以前的“零”,一举变成富裕村,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余万元。

 磁县观台镇曾是煤炭资源大镇,煤炭产能退出后,该镇引导各村进行绿色转型,把林果产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全镇14个村大力推广林果种植,全镇共种植经济林、观赏林4000余亩,建立了“林果+养殖+中草药”发展模式,不但提高了土地效益,满山林果鼓起了群众“腰包”,全镇14个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

 三是发展商贸租赁型产业。在村庄位置优越、人口集中的乡村,大力发展商贸租赁产业。观台镇一街村积极盘活利用闲置资产,把原来老旧电影院拆除,和省供销社合作,在拆除的空闲地上建设大型超市,每年能给一街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

 磁州镇辛家庄社区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集体筹资近400万元,建起了辛家庄社区四层综合商务楼,楼房整体对外出租,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0余万元。

微信图片_20210514073916.jpg

 四是发展土地资源型产业。结合全县开展的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专项行动,对本村不合理集体资产使用合同、乱占集体土地进行清理规范,然后重新发包,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讲武城镇滏阳营村通过开展清理集体经济合同,对逾期、低价、不合法合同进行集中清理。共理顺、矫正土地合同120余份,理清土地1200余亩,把集体土地和荒地收回后公开发包,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0多万元。

 北贾璧乡西庄村通过这次专项行动,村集体收回了土地,并重新发包,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15000元。

 五是发展村企联合型产业。一些村庄由于缺乏资源、人才和项目,采取“借鸡生蛋”的办法,通过农业农村局的“牵线搭桥”与企业合作,通过入股企业,每年从企业分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陶泉乡申家沟村和西韩沟村以一定的集体资金入股河北申美集团,借助申美集团发展平台,每年为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余元。

 讲武城镇北白道村把财政帮扶资金入股邯郸阳光面业公司,每年可从邯郸阳光面业公司领取红利6万余元。

 六是发展休闲旅游型产业。磁县多山水,依靠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休闲旅游业,成为现今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陶泉乡北王庄村“两委”干部利用磁县第一高峰——炉峰山的影响力,多方筹集资金,修建了盘山路,架设了电线,修缮了山顶的寺庙、碑林和七十二台阶,对山上的原始森林进行了保护和修复,把炉峰山风景区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区,每年仅炉峰山景区门票就可给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以上。随着邯郸市第五届旅发大会和省第六届旅发大会的举办,磁县越来越多的村走上了发展休闲旅游型经济道路。

 磁州镇开河码头、路村营乡溢泉湖环湖绿廊、陶泉乡天保寨等旅游区的建设,为南开河村、北开河村、甘草营村、溢泉湖周边村、花驼村、西韩沟村等村带来人脉的同时,也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此,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农村局领导多次到景区村庄考察,规划,指导使这些旅游村全部“消薄”。南开河、北开河、甘草营村等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都超过了40多万元。

微信图片_20210514073921.jpg

 七是发展多种经营型产业。近年来,电商成了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发展、拉动农民增收的金钥匙。白土镇上寨村实行电商、种植、养殖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借助发展电子商务的机遇拓宽视野,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学会应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业创新,让上寨村真正实现自我发展。上寨村的河北慈兴电商孵化有限公司,员工手点鼠标、眼盯屏幕,把一件件电器、服装、饰品等中国产品送出国门,销往世界各地。从4月初到现在,上寨村的电商已盈利2000余欧元、1000余美元,真正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让村集体经济“活”起来。该村生猪养殖也成为上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了让养殖业专业化、规模化,上寨村争得县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成立了河北慈兴俊良养殖有限公司,将本地原有的养猪场进行收购入股,并扩建养殖场房,扩建后的厂房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现养猪场存栏1000头,预计年底实现存栏5000头。

 2020年,磁县26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4534.8万元,较2019年增加1100万元,增长32%。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42个,占比92.37%;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110个,收入50-100万元的村14个,收入超过100万以上的村5个,全县村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注:本文转载自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