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之声》栏目官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协办  
    2020年07月12日 08:14:30 星期日
首页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新视觉“云”上共话|乡村振兴,5年过渡期干什么、怎么干?

时间:2021-03-16 18:15 |编辑:三农之声|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意味着什么?

  两会前夕,在多家媒体组织的网友投票中,乡村振兴”拔得两会热点话题头筹。而“乡村振兴”的“高人气”也在意料之中地延续到了会期当中。无论是代表委员交流,还是议案提案内容,与乡村振兴相关的话题都受到重点关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

  那么,一些颇受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随之而来:

  5年过渡期对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在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的当下,金融业的“三农”工作重点是否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服务乡村振兴内设机构该如何展开?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以视频连线的方式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和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农业大学校长蒋平安,两位工作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委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对上述问题予以了详解。

600×1067

5年过渡期里面,到底应该干什么、怎么干,是我最为关注、也是思考最多的问题。连玉明告诉记者,他认为,第一件事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第二件事是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是两件事,不是一件事。”连玉明强调。

脱贫攻坚有三大创举,一是东西部协作扶贫,可谓是中国扶贫最大的创新;二是异地扶贫搬迁960万人;三是我们的组织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个贫困县、贫困村都派驻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如何让这“三大创举”在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作用,连玉明做了很多思考。

  他认为,接下来,可以探索一种基于市场化的东西部协作新机制,使东西协作的有益实践经验在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中得到巩固和拓展,从而实现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共同富裕。而破解异地扶贫搬迁以后的创业就业难、社会融入难、公共服务保障难、城乡要素融合难、生活方式改变难等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持续”

建立健全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今年两会,连玉明带来的提案之一聚焦商业银行如何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力度,他认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发挥基础性主导作用

  而这种基础性主导作用的发挥将主要体现在机构、人才和技术三个层面。连玉明建议,首先应推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在原贫困县的全覆盖,以其信息化程度高和创新性强的优势,使金融活水加快流向乡村的远端末梢”;其次,培养一支专业的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向农民讲好、用好国家政策;最后,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谈到人才”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蒋平安认为,乡村振兴,产业为基,关键在人”。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将是接下来的重要课题。“首先还是要立足于用好当地的人才,通过对劳动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训,全面实施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其次重点培养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提高经营管理和对国家政策的理解、把握能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最后,还是要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外部人才来农村创新创业。”蒋平安表示。

  对于接下来农村金融工作的重点,连玉明认为,不同于金融扶贫浓厚的帮扶”色彩,在乡村振兴中,数字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将在乡村金融服务中发挥更为核心的作用,这被连玉明称之为“三把利剑”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可以说是从体制机制的角度对‘三农’投入力度予以保障。”连玉明表示,毫无疑问,内设机构的建立将有助于加大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但更重要的是,未来它将不仅仅发挥融通资金的功能,而是逐步构成一个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体系,在这其中,有一批服务乡村的专业化金融人才,未来乡村实际应用金融的能力将得到极大提高。

注:本文转载自三农之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阅读:
zhonghuadajiangtang.png
滚动快送
hongsewenhuayinl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