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抱一
2月21日,一号文件再次下发,关注了乡村振兴问题。
目前中国有5.4亿农民,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迫切需要扩大农村需求,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迫切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
农业是国民生存的根本,支持农业快速发展是必然。
保护农村土地,保护农民利益,才能实现乡村振兴。
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支持有条件的省份降低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保费县级补贴比例。
有人认为,农业要变,农业的变!无论是在农村生活还是城里生活,都会有深刻的体会。现在的农业不是十年前的农业了,和5年前相比变化也非常大,农业的生产方式已经开始转变了,体现在环境、人力、机械、技术等等各个方面,未来的5年每个人都将深有体会,地还是那个地,种地的方式变了。
农业现代化,土地流转,小田改大田,还要继续。丘陵山区,以精细化经济作物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农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我国农村农业相对落后的状况依旧没有改变。
纵观世界各国乡村发展进程都不可避免经历一段低谷期,出现城乡发展不协调、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日本为促进乡村发展曾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及 70 年代末先后开展了乡村振兴运动和造村运动,两次运动的开展均旨在振兴乡村产业、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扭转乡村日渐衰落的局面。
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首次提出“六次产业化”的概念,由于一二三产业中的“1+2+3”等于 6,“1*2*3”也等于 6,故称为六次产业化,但是“六次产业化”更强调一二三产业之间的乘数效应,认为其是乡村产业结构的最高形态。
早期的农村产业泛指农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社会各界对农村产业有了更加明确清晰的界定,可以概括为:除农林牧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以外,还包含休闲旅游业、农村服务业、农村特色产业等新兴产业模式,其全面涵盖了农村一二三产业,代表了农村所有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
乡村产业振兴要求农业生产不能仅限于对“量”的追求,而是转向对“质”的追求,实现农业由“粗放型”经营转向“精细型”经营,促进农业从“低端”供给转向“高端”供给,从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其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要求。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是为了补齐农村产业发展的短板、扩大农村经济的增值空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延伸农村产业链、促进农村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形成、带动农民增收就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最后,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形成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推动力。乡村产业振兴不仅在于提高农村产业规模和效益,还在于推动农村产业增长模式的转换,从要素投入带动规模增长转化为新产业新业态为驱动的发展,从而提升了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空间。
《三农之声》新疆玛纳斯零距离讯(朱文斌 赵蓓)今年以来,玛纳斯县按照应建尽建原则,鼓励农牧民拆旧建新,全力推<[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玛纳斯零距离讯(朱文斌 张海洋 商志刚 孟柏严)今年,玛纳斯县按照“农旅融合”、“文旅融合”<[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呼图壁县零距离讯(李存玲 王永青 廖冰雨)6月1日,呼图壁县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工作推<[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通讯员 张浩川 杨文昭 陈星龙 汤灿 梁奕)“初夏时节风光好,芍药花海游奎屯”。5月<[详情]
《三农之声》北京讯(李玉磊 李铭)4月23日上午,《全民健康大讲堂》工作委员会顾问李世伟,副主任兼秘书长李乾<[详情]
12月28日,“中国健康好乡村”大型健康生态产业项目京北长哨营项目 “文化营”在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大沟<[详情]
杨堤村一景 心连心农业示范园 《百姓中国周刊》河南新乡讯(马丙宇 刘亚<[详情]
中国农村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和重要环节——乡村振兴。如今,各种资源要素向乡村汇集,乡村振兴步伐加快。<[详情]
编者按: 6月1日,我国第一部直接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