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出版的2021年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文章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国家乡村振兴局”已经成立。
国家设立乡村振兴局,是英明之举,也是人心所盼。经过8年持续奋斗,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新征程上的乡村振兴帷幕已经徐徐拉开。实施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从我国当前最核心、最根本、最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出发,提出的极具现实针对性的目标要求,是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密相关的。小康建设仅仅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目标,而更宏伟的乡村振兴才是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性战略方针。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好组织保障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因为在这个战略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只能久久为功,循序渐进,才能将乡村事情、“三农”问题扎扎实实做好。基于此,乡村振兴局应运而生。这个机构,不仅可以有效履行乡村振兴职能职责,也能抓好规划的落实落地,而且还是村民所思所盼。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因此,必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乡村振兴包括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而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始终绕不开一个关键词:产业。没有实实在在的产业,村民难以增收致富;没有实实在在的产业,农村很可能沦为“空壳”,乡村振兴很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大力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发展产业,要因地制宜,切忌千村一律。广大乡村千差万别,有资源型、传统型、空心型、城乡型等等,所以要科学论证和落实一乡一产一策,选对产业路子,将乡村振兴落到实处。各级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把政府主导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有机统一起来,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参与权利,引导农民群众参与规划的制定与推行,不做“旁观者”和“局外人”。同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头雁”的作用,把乡村党组织建设好,把村领导班子建设强。另一方面,要充分激发“能人”的活力,创新乡村人才工作机制,让乡村现有人才有更好的施展舞台,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
《三农之声》新疆玛纳斯零距离讯(朱文斌 赵蓓)今年以来,玛纳斯县按照应建尽建原则,鼓励农牧民拆旧建新,全力推<[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玛纳斯零距离讯(朱文斌 张海洋 商志刚 孟柏严)今年,玛纳斯县按照“农旅融合”、“文旅融合”<[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呼图壁县零距离讯(李存玲 王永青 廖冰雨)6月1日,呼图壁县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工作推<[详情]
《三农之声》新疆奎屯讯(通讯员 张浩川 杨文昭 陈星龙 汤灿 梁奕)“初夏时节风光好,芍药花海游奎屯”。5月<[详情]
《三农之声》北京讯(李玉磊 李铭)4月23日上午,《全民健康大讲堂》工作委员会顾问李世伟,副主任兼秘书长李乾<[详情]
12月28日,“中国健康好乡村”大型健康生态产业项目京北长哨营项目 “文化营”在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大沟<[详情]
杨堤村一景 心连心农业示范园 《百姓中国周刊》河南新乡讯(马丙宇 刘亚<[详情]
中国农村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和重要环节——乡村振兴。如今,各种资源要素向乡村汇集,乡村振兴步伐加快。<[详情]
编者按: 6月1日,我国第一部直接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详情]